赠蜀中喻胜力居士

颊边耸带蜀中山,鬓脚言从乱后斑。

未到汉原悲旧国,才离海岛似生还。

一篙绿水寻僧远,半榻疏钟到梦閒。

莫厌虚房强留住,半生曾几住人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对蜀中居士喻胜力的赠别之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居士的外貌特征和生活状态,同时也流露出对故国的怀念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首联“颊边耸带蜀中山,鬓脚言从乱后斑”,生动地刻画了喻胜力居士的外貌,脸颊高耸仿佛带着蜀地山川的壮丽,鬓角斑白则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经历的沧桑。这一联通过形象的比喻,既赞美了居士的风骨,也暗含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颔联“未到汉原悲旧国,才离海岛似生还”,表达了居士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在未回到汉原(汉水流域,泛指中原地区)之前,心中已充满了对旧国的哀伤;刚刚离开海岛(可能象征远离尘嚣的隐居之地),又仿佛回到了生命的起点。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展现了居士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

颈联“一篙绿水寻僧远,半榻疏钟到梦閒”,描绘了居士日常生活的宁静与淡泊。一篙绿水象征着清澈而遥远的修行之路,半榻疏钟则暗示了居士在禅定中寻求心灵的平静。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居士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尾联“莫厌虚房强留住,半生曾几住人间”,是对居士生活的肯定与祝福。诗人劝告居士不必因简陋的住所而感到遗憾,因为半生已有多次体验了人间的繁华与苦乐。这句诗蕴含了对居士选择隐居生活的尊重与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居士能够找到心灵归宿的欣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喻胜力居士外貌、情感、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与精神追求,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其深沉的敬意与祝福。

收录诗词(123)

释今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罗浮冲虚观

仙宫长掩烟霞里,绝磴才攀屦欲轻。

龙虎气藏山殿冷,蝌鱼书瘗石坛倾。

胎禽日永栖还去,灵药林深死又生。

犹有成鳞两松树,侧临丹井势峥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秋江萧寺寄谢法航

閒操一勺挹沧溟,寺外秋潮没远汀。

云映蜃楼邻岛市,波深龙室傍函经。

鹤归树碧摇烟月,鱼怕灯明误水星。

谢客此时閒蜡屐,可堪思诗满东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送人归闽中

闽山粤水无多异,为积羁愁始欲归。

离绪暗滋伤逝恶,客心长计浪游非。

从经海岛诗偏怪,欲别林僧话转稀。

世故为儒谁可奈,苍苍苦觅旧渔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寄顿公

雁带馀声入海烟,霜林空末望高天。

愁团半是送行日,閒咏偏多寄远篇。

枕畔湖山风叶搅,书边意况雪花溅。

春来纵有莺尖惠,不得桥边招隐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