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

忆昔浮江发剑南,夕阳船尾每相衔。

楠阴暗处寻高寺,荔子红时宿下岩。

峡口烹猪赛龙庙,沙头伐鼓挂风帆。

区区陈迹何由记,惟有征尘尚满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

翻译

回忆起当年在长江上从剑南出发,夕阳映照在船尾,船只相互衔接前行。
在楠木树荫下的高山上寻找古寺,荔枝熟透时就歇宿在山岩之下。
峡口的人们宰猪祭祀龙庙,沙滩上击鼓扬帆准备启程。
这些往日的痕迹如何还能记起,只有满身的征尘见证了这一切。

注释

忆昔:回忆过去。
浮江:泛舟江上。
发剑南:从剑南出发。
夕阳:傍晚的太阳。
船尾:船的后部。
楠阴:楠木树荫。
高寺:高耸的寺庙。
荔子红时:荔枝成熟的季节。
宿下岩:在山岩下过夜。
峡口:江峡口。
烹猪:宰猪。
赛龙庙:祭祀龙的庙宇。
沙头:沙滩。
伐鼓:击鼓。
挂风帆:挂起风帆。
区区:微不足道。
陈迹:过去的遗迹。
何由记:如何能记住。
征尘:旅途中的灰尘。
满衫:满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忆昔》,通过回忆过往在长江上漂泊的情景,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忆昔浮江发剑南”,以“忆昔”二字领起,点明了追忆的主题,从剑南之地出发,乘船顺江而下。接下来的“夕阳船尾每相衔”描绘了江面日暮时分,船只相连的景象,富有画面感。

“楠阴暗处寻高寺,荔子红时宿下岩”两句,通过写在楠木树荫下的高寺和红荔季节选择山岩过夜,展现了旅途中的探索与自然景色的美丽,流露出诗人对宁静与文化的向往。

“峡口烹猪赛龙庙,沙头伐鼓挂风帆”则描绘了舟行经过峡谷时的民俗活动,以及江边热闹的场景,体现了当地的文化风俗和生活的热烈气氛。

最后,“区区陈迹何由记,惟有征尘尚满衫”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旅程的感慨,虽然往事如烟,但沿途的风尘仆仆仍留在衣衫上,成为难以忘怀的记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舟行的经历,既有自然风光的描绘,也融入了人文风情,情感深沉,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忆昔

忆昔从戎出渭滨,壶浆马首泣遗民。

夜栖高冢占星象,昼上巢车望虏尘。

共道功名方迫逐,岂知老病只逡巡。

灯前抚卷空流涕,何限人间失意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忆昔

忆昔西游变姓名,猎围屠肆狎豪英。

淋漓纵酒沧溟窄,慷慨狂歌华岳倾。

壮士有心悲老大,穷人无路共功名。

生涯自笑惟诗在,旋种芭蕉听雨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忆昔

忆昔梁州夜枕戈,东归如此壮心何。

蹉跎已失邯郸步,悲壮空传敕勒歌。

今日扁舟钓烟水,当时重铠渡冰河。

自怜一觉寒窗梦,尚想浯溪石可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忆昔

忆昔轻装万里行,水邮山驿不论程。

屡经汉帝烧馀栈,曾宿唐家雪外城。

壮志可怜成昨梦,残年惟有事春耕。

西窗忽听空阶雨,独对青灯意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