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三夜对月

天浩岂无际,山虚寂一身。

偶然今夜月,忽想古之人。

奇欲凌秋壑,孤能绝众因。

难将千圣意,轻与寒螀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明月时的深沉思绪与哲理感悟。首句“天浩岂无际,山虚寂一身”以浩瀚的天空和空旷的山峰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深远的氛围,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接着,“偶然今夜月,忽想古之人”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历史人物的思考,通过“偶然”与“忽想”,展现了瞬间触动心灵的力量。

“奇欲凌秋壑,孤能绝众因”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与超脱的情感,诗人似乎在追求某种超越常人的境界,或是想要突破世俗的束缚,达到一种内心的自由与宁静。最后,“难将千圣意,轻与寒螀陈”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深哲理的敬畏与谦逊,认为自己难以理解或传达那些伟大思想家的深意,只能以寒蝉之鸣作为自己的微小回应,既体现了对知识的谦卑态度,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人生、宇宙、历史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291)

谢元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阅表弟陈克棐近诗与订同异

作诗无定例,高者不因人。

奇险宜深稳,孤清欲峭新。

有如臡雁鸨,何必别荪莼。

韩杜吾师也,问谁狎主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予卜居大田自癸巳今庚子夏羊城归七月至于十月率病偶一日午毕循塍行邻犬有见而吠者感而赋之

七祀空山客,如蚕不出匡。

一惭宁不忍,群吠果何妨。

将勿怪头换,幸非同谷亡。

灶觚存纪载,终老白云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长至前一夕示儿渠

山月淡如许,飒然白一乡。

霜枫父子共,老室圣贤凉。

裂险惊奇鬼,搜荒辩土羊。

不知当几等,始得到羲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同年汪尔陶之端州余拟有兹行不果

燕市矜同调,禺山相见初。

灵光犹鲁殿,半体亦王馀。

勿作浮湘叹,非无种树书。

苍茫烟水望,搔首欲踟蹰。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