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书法和音乐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感慨。"牍背题词字斗斜"描绘了书卷上字迹歪斜,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纷乱与不平。接着,诗人通过弦柱之音询问时光流逝,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焦虑。
"忧时已愤同孤注",诗人将个人的忧患比作孤注一掷,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浮海何当借一槎"进一步表达了希望能借助某种方式逃离或改变现状的愿望。西晋的历史和南国的哀歌,以及"寒笳"的意象,都寓言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最后,诗人自比潘岳,感叹自己年华老去,情感渐淡,无人能共享重振地方繁荣的愿景,"谁与重栽一县花"表达了对后继无人的无奈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沉而感伤的秋日抒怀之作,展现了清末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