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讼堂

欲为袁人弭谤声,因将无讼榜堂名。

他时茇舍棠休剪,近日环扉草已生。

自是索瘢求大察,却疑束矢听难明。

要知本乐农桑处,请看东郊垄上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想要为袁地的人消除非议,因此把无诉讼的牌子挂上法庭的名号。
将来即使在简陋的小屋旁,棠梨树也不再修剪,近处的门环上草已经生长。
自己主动寻找过去的过失,希望能得到彻底审查,却怀疑是否能公正听取各方意见。
要知道真正的快乐在于农耕桑麻,只需看看东郊田野上辛勤劳作的人们。

注释

欲:想要。
袁人:指袁地的人。
弭:消除。
谤声:非议、指责。
无讼:没有诉讼。
榜堂名:法庭的名号。
茇舍:简陋的小屋。
棠休剪:不再修剪棠梨树。
环扉:门环。
草已生:草已经生长。
索瘢:寻找过去的过失。
大察:彻底审查。
束矢:束缚箭矢,比喻偏见或不公正。
听难明:听取意见难以公正。
本乐:真正的快乐。
农桑处:农耕桑麻的生活。
东郊:东边的郊野。
垄上耕:田野上耕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阮阅的作品,名为《无讼堂》。诗中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批判,以及个人内心的自我审视与求索。

"欲为袁人弭谤声,因将无讼榜堂名。"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纠正世间不公、揭露谣言之声,但又担心因此而被卷入是非之中,进而影响到自己的清白名声。

"他时茇舍棠休剪,近日环扉草已生。" 这两句描绘了时间流逝、环境变迁的景象,诗人通过自然界的变化来反映出世事无常和自己生活环境的孤寂。

"自是索瘢求大察,却疑束矢听难明。"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在寻求内心的宁静与真理,但又感到外界的声音喧嚣,使得真相难以辨识。

最后两句 "要知本乐农桑处,請看東郊壟上耕。" 诗人通过农夫耕作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在平凡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快乐。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深刻见解,也透露了其个人的情感体验,是一篇结合社会批判与个人情怀的佳作。

收录诗词(131)

阮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北宋末前后在世。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榜名美成),做过钱塘幕官,自户部郎官责知巢县,宋徽宗宣和中任郴州知州。南宋建炎初,(公元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仕后定居宜春。初至,讼牒颇繁,乃大书“依本分”三字,印榜四城墙壁。郡民化之,谤四厅为无讼堂

  • 籍贯:自号散翁亦称松菊道
  • 生卒年:约公元1126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游虎丘

踏石青鞋滑,西风系小舟。

浅塘疏荇水,高树老藤秋。

行柳乱馀兴,衰芜铺远愁。

萧萧晚城角,排日下林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任元受耿时举有和篇谨用韵写寄

射策明光最上游,干霄直气接云浮。

平生所闻任定祖,十年坚卧岩壑幽。

胸中经济几韬略,价高连城人不酬。

急流勇退莫予武,旁观谁为君王留。

归来万事了无愧,罪我知我惟春秋。

海沂之康谈笑事,分毫未展帷幄筹。

倒屣能延吾党士,此客标置高南州。

翰墨从容千万字,韵高不作河西讴。

各持吾素报吾主,为公不必须孙刘。

嗟我已衰人不数,去来乘雁双凫鸥。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过萍乡

悠悠休问渡江萍,山人毛人丹已成。

路入潇湘向西去,暮云寒日下孤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郴江百咏(其二十八)成仙观

仙去寥寥几百春,隐居依旧在湖濒。

枝头禽语人难会,石上骡踪事已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