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洞

峭崖磨天如立壁,楠根横走松倒植。

呀然一岫惊倒人,空洞坡陁三百尺。

幽阴宜为异物托,角爪痕存犹可识。

想当蟠蛰未奋时,腥风逼人云触石。

一朝偶为旱岁起,卷海作雨飞霹雳。

向来伊吕正如此,莘渭千年有遗迹。

我欲酌酒招蜿蜒,安用辛苦常行天。

太平海内多丰年,归来故祠听管弦。

形式: 古风

翻译

峻峭山崖直插云霄像墙壁,楠木根系横生松树倒栽。
突然一座山峰令人震惊,空旷的山坡深达三百尺。
幽深阴暗之地适合奇异生物栖息,角爪痕迹犹在可见。
想象它在冬眠未醒之时,腥风扑面石头仿佛被云触碰。
一日因干旱而苏醒,卷起海浪化作雷电降落。
从前伊尹和吕尚也曾如此,他们在莘野渭水边留下遗迹。
我想举杯邀请蜿蜒的龙蛇,何必辛苦地在天空游走。
如今世间太平,五谷丰登,回到祠堂聆听乐声该多好。

注释

峭崖:陡峭的山崖。
磨天:直插云霄。
楠根:楠木的根系。
倒植:倒栽。
呀然:突然发出的声音。
坡陁:形容山坡陡峭。
蟠蛰:冬眠。
腥风:带有腥味的风。
伊吕:伊尹和吕尚,古代贤臣。
莘渭:莘野渭水,指伊尹和吕尚的活动地点。
蜿蜒:形容龙蛇曲折前行。
太平:社会安定。
故祠:古老的祠堂。
管弦:音乐,这里指祭祀时的乐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壮丽而神秘的自然景观——龙洞。诗人陆游以生动的笔触,将峭崖比作直立的墙壁,楠木根系横生,松树倒悬,形象地展现了洞穴的奇特形状和高峻险峻。"呀然一岫惊倒人"一句,写出洞口的宏大与震撼力,仿佛能使人立足不稳。

接下来,诗人描述洞内深邃幽暗,适宜隐藏奇异生物,角落里残留的爪痕让人想象其昔日的活动。他联想到龙可能在未显威势时的生活状态,以及因干旱引发的风雨变化,暗示了龙的传说与自然现象的关联。诗人借龙的传说,表达了对历史上贤臣如伊尹、吕尚的敬仰,他们如同龙一样潜藏智慧,等待时机展现才能。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在太平盛世中邀请龙归来,不再让它辛苦行云布雨,而是享受人间的丰年和音乐。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优美,展现了陆游对于自然与历史的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龙眠画马

国家一从失西陲,年年买马西南夷。

瘴乡所产非权奇,边头岁入几番皮。

崔嵬瘦骨带火印,离立欲不禁风吹。

圉人太仆空列位,龙媒汗血来何时。

李公太平官京师,立仗惯见渥洼姿。

断缣岁久墨色暗,逸气尚若不可羁。

赏奇好古自一癖,感事忧国空馀悲。

呜呼安得毛骨若此三千疋,衔枚夜度桑乾碛。

形式: 古风

龙湫歌

环湫巨木老不花,奫沦千尺龙所家。

爪痕入木欲数寸,观者心掉不敢哗。

去年大旱绵千里,禾不立苗麦垂死。

林神社鬼无奈何,老龙欠伸徐一起。

隆隆之雷浩浩风,倒卷江水倾虚空。

鳞间出火作飞电,金蛇夜掣层云中。

明朝父老来赛雨,大巫吹箫小巫舞。

祠门人散月娟娟,龙归抱珠湫底眠。

形式: 古风

买屐

一雨三日泥,泥乾雨还作。

出门每有碍,使我惨不乐。

百钱买木屐,日日绕村行。

东阡与北陌,不间阴与晴。

青鞋岂不佳,要是欠耐久。

何当踏深雪,就饮湖桥酒。

形式: 古风

仰首座求钝庵诗

钝庵来问钝何如,真个能参钝也无。

掘井及泉那用巧,磨砖作镜未为愚。

先师钵袋当传后,上座蒲团莫负渠。

我亦年来念休歇,约君同作钝工夫。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