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七十一)

今朝腊月二十,依旧眼横鼻直。

从头收拾将来,恰似一棚杂剧。

便是抹土涂灰,我也阿谁相识。

九百木大小进,处分全由节级。

忽然出至棚前,也解打躬相揖。

驼起要打便打,放下要泣便泣。

蓦然冷笑一声,笑倒判官五十。

形式: 偈颂

翻译

今天是腊月二十,我还是眼神犀利,鼻梁挺直。
从头开始整理一切,就像一出混杂的戏剧。
即使涂抹泥土或涂上灰烬,我又能认识谁呢。
不论木头大小,进出都由那级别决定。
突然出现在戏棚前,也会鞠躬行礼。
他们想打就打,想哭就哭。
猛然间冷笑一声,这笑声让判官都摔倒了,五十岁的人也被笑倒。

注释

腊月:农历十二月。
眼横鼻直:形容眼神犀利,鼻梁挺直。
收拾:整理。
杂剧:混合各种角色和情节的戏剧。
抹土涂灰:比喻改变外表。
阿谁相识:指不认识任何人。
九百木:泛指众多木材。
处分:决定权。
节级:当时指管理职位。
棚前:戏棚前。
打躬相揖:鞠躬行礼。
驼起:拿起。
放下:放下。
泣:哭泣。
冷笑:冷峻地笑。
笑倒:笑得让人无法站立。
判官五十:可能指年纪较大的判官。

鉴赏

这首宋代禅宗偈颂,以独特的口语化表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生活场景。诗人以腊月二十这个时间节点为背景,通过“眼横鼻直”、“一棚杂剧”等形象比喻,展现出人物的直接和粗犷。诗人戏谑地说,即使涂抹伪装,也没有人能认出他,暗示身份的隐晦和世态的炎凉。

“九百木大小进,处分全由节级”暗指权力的运作,节级掌握着决定权,而“忽然出至棚前,打躬相揖”则揭示了社会地位的瞬间转换,从被支配者到临时的礼节性尊重。接下来的“驼起要打便打,放下要泣便泣”,进一步刻画了人物在不同情境下的屈从与无奈。

最后,“蓦然冷笑一声,笑倒判官五十”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反转,冷笑声的力量竟然大到让判官都为之倾倒,这既是对现实讽刺,也可能寓含对不公的无声反抗。整体上,这首诗以其幽默和讽刺,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荒诞。

收录诗词(312)

释慧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青原下八世,双泉郁禅师法嗣。住鼎州(今湖南常德)德山。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五。今录诗二首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六十八)

大地山河不现,虚空冷汗通身。

拄杖头边路绝,髑髅眼里抽筋。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八十五)

文殊尽力一问,维摩结舌无言。

布袋长时落魄,饮光论劫坐禅。

鼻孔只在面上,口皮不离唇边。

四个合成两个,三钱置得一钱。

而今除本算利,且喜本利俱全。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二十三)

昨夜三更风起,吹皱一池春水。

鱼龙头角峥嵘,露柱振腮摆尾。

虾蟆㪍跳上天,鸭儿惊得匾觜。

形式: 偈颂

寄源大师

学佛以悟为则,虚词不入公门。

君看羲之草圣,一点入石三分。

形式: 六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