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九首(其九)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

形式: 古风 押[贿]韵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农事和个人情感的诗歌。诗人通过种桑养蚕的劳动过程,表达了对自然灾害的无奈以及内心的忧虑。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这两句开篇介绍了诗人的劳作场景和期待,种植桑树在长江边上,希望经过三年的等待能够收获果实。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但随后自然灾害的发生打破了这种期望,山河变迁使得桑树的生长受到严重影响。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这两句描绘了桑树在自然灾害中受损的情景,柯叶断裂,根株被冲刷进大海,这是诗人内心忧虑的写照。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 随着桑树的毁坏,养蚕失去了依赖,诗人的寒冷衣衫也没有了期待,可以感受到诗人生活的艰难和对未来迷茫的担忧。

"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选择的反思,他原本就不应该在高原上种树,现在却又陷入了这种困境,流露出一丝自责和无奈的情绪。

收录诗词(138)

陶渊明(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挽歌辞三首(其一)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旁。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形式: 古风

拟挽歌辞三首(其二)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荒草无人眠,极视正茫茫。

一朝出门去,归来良未央。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拟挽歌辞三首(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形式: 古风

长春花(其一)

谁言造物无偏处,独遣春光住此中。

叶里深藏云外碧,枝头常借日边红。

曾陪桃李开时雨,仍伴梧桐落后风。

费尽主人歌与酒,不教閒却卖花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