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景歌(其一)

嗷嗷哀鸣肃肃羽,魂清意爽爱湘楚。

西风作恶阵脚散,斜行千点下烟浦。

飞力已困日且晡,便欲就宿依寒芦。

大者居中围以奴,丁宁缓急相惊呼。

嗟此何景兮平沙雁落,丹青欲尽未易著。

形式: 古风

翻译

凄厉的叫声在空中回荡,羽毛飘摇,心清神爽爱恋湘江楚地。
强劲的西风吹散了队伍,成群的雁儿斜掠过烟雾弥漫的水边。
飞翔的力量已疲惫,夕阳西下时分,它们想找个地方栖息在寒冷的芦苇丛中。
大雁领头,小雁围绕,互相照顾,紧急时刻呼唤提醒。
感叹这景象啊,如同平沙上大雁落下,画卷般的画面难以描绘完全。

注释

嗷嗷:凄厉的叫声。
肃肃:飘摇的样子。
湘楚:湘江和楚地,泛指南方地区。
阵脚散:队伍被风吹散。
烟浦:烟雾笼罩的水边。
晡:傍晚时分。
寒芦:寒冷的芦苇丛。
大者居中:大雁领头。
围以奴:小雁围绕。
丁宁:叮嘱, 关照。
缓急:紧急情况。
平沙雁落:大雁落在广阔的沙滩上。
丹青:绘画。
未易著:难以描绘。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天雁群南迁的景象。"嗷嗷哀鸣肃肃羽",形象地刻画了大雁在秋风中振翅高飞,发出哀鸣的声音,羽毛随风飘动的场景。"魂清意爽爱湘楚",表达了雁群对湘江楚地的喜爱,可能寓意着它们对温暖湿润气候的向往。

"西风作恶阵脚散",展现了雁群在强劲西风中被迫分散的情景,"斜行千点下烟浦"则描绘了雁阵在烟波浩渺的水边低飞的画面。"飞力已困日且晡",写出了雁群疲惫不堪,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刻。

"便欲就宿依寒芦",描述了它们寻找栖息之处,选择在寒冷的芦苇丛中过夜。"大者居中围以奴",暗示雁群中的领袖在中间保护着弱小,体现了雁群的社会组织和互助精神。最后两句"嗟此何景兮平沙雁落,丹青欲尽未易著",诗人感叹这样的景象难以用画笔完全捕捉,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留恋之情。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以雁南飞为题材,寓言般描绘雁群生活习性的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288)

赵汝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八景歌(其四)

云拥黄昏朔风急,长空杳杳水拍拍。

六花舞白遍三湘,失却寒峰翠千尺。

片琼屑玉响群林,芦丛萧瑟声更清。

冻月开奁俄吐晴,银宫一色上下明。

嗟此何景兮江天暮雪,丹青欲尽不可得。

形式: 古风

八景歌(其八)

积雨初过湘水满,夕阳荡金接天远。

影挂寒罾江步斜,红残茅檐沙巷晚。

小艇泽畔收钓缗,鼓枻沧浪歌濯缨。

醉眼西望送沉轮,系缆篱根穿锦鳞。

嗟此何景兮渔村落照,丹青欲尽无由妙。

形式: 古风

八景歌(其六)

楚天浓云如墨泼,通宵滂沱翻江阔。

寒声遍撼蒹葭林,要将秋容洗到骨。

杜若洲有鸿雁栖,震凌喧梦时惊疑。

钓翁醉睡却不知,桩脱缆断船偷移。

嗟此何景兮潇湘夜雨,丹青欲尽浪自苦。

形式: 古风

八景歌(其五)

西颢沆砀露华白,河汉浩浩浴素魄。

平湖万顷摇银光,祇留君山一点碧。

帝子扬灵驾飞龙,鼓瑟来游水精宫。

声彻桂娥亦敛容,叶下北渚袅袅风。

嗟此何景兮洞庭秋月,丹青欲尽那免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