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八景(其三)太液晴波

禁苑香风散紫埃,晴波漾日自沿洄。

天光下映银潢净,云影遥涵玉鉴开。

旧日曾随仙仗到,几时还载酒船回。

从知弱水通三岛,应有群仙献寿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北京八景之一“太液晴波”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皇家园林的幽静与自然风光的和谐完美融合。首句“禁苑香风散紫埃”以“禁苑”点明地点,以“香风”和“紫埃”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清新的氛围,仿佛置身于皇家园林之中,感受着清风拂面,香气四溢的宁静。接着,“晴波漾日自沿洄”一句,通过“晴波”与“日”的互动,展现出水面在阳光照耀下的动态美,波光粼粼,仿佛是大自然的画卷缓缓展开。

“天光下映银潢净,云影遥涵玉鉴开”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天光与银河的映照,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明亮而纯净;云影在水中倒映,如同一幅精美的玉镜被打开,展现了自然界的鬼斧神工。这种对光影与自然元素的巧妙运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旧日曾随仙仗到,几时还载酒船回”两句则融入了历史与想象的元素,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现实又超脱的境界。诗人似乎在回忆过去的辉煌时刻,与仙人共游,享受着美酒佳肴,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向往。最后,“从知弱水通三岛,应有群仙献寿来”两句则以神话传说为背景,暗示了太液池不仅是人间的胜景,更是连接仙境的通道,预示着会有更多的神秘与奇迹等待着人们去探索和发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太液晴波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神话的追溯与想象,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745)

金幼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北京八景(其四)琼岛春云

蓬莱东望近扶桑,冉冉春云接下方。

隔水楼台通御气,半空草树发天香。

花间驻辇霓旌湿,海上传书鹤梦长。

映日龙文还五色,殿头常得近清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北京八景(其七)卢沟晓月

卢沟杳杳出桑乾,月照河流下石滩。

茅店鸡声斜汉曙,汀沙雁叫早霜寒。

水光微带山烟白,野色遥连塞草残。

千古长桥枕南北,忆曾题柱倚阑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北京八景(其八)金台夕照

迢递金台近日边,偶来登览尚依然。

万家禾黍秋风外,十里旌旗落照前。

远郭砧声来杳杳,平原归骑去翩翩。

黄金谩说能招士,千载犹传郭隗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元夕赐午门观灯(其四)

万朵金莲彻夜开,满帘香雾隔蓬莱。

遥看鳌背云中出,喜见仙人海上来。

拂曙星河低绛阙,凌空鸾鹤上瑶台。

笙歌一?春如海,共进吾皇万寿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