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其一)

年来衰懒,渐无心赏遍,目前佳趣。

寂寂墙阴春荠老,不到先生鼎俎。

诗卷寻医,禅林结局,酒入昏田务。

山头云气,为谁来往朝暮。

犹有筇杖多情,扪萝踏石,堕半岩花雨。

更向葭丛摇短艇,惊起飞鸿烟渚。

横玉凄清,焦桐古淡,一笑忘千虑。

更阑人静,此声今在何处。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近年来我日渐懒散,对周围美好的事物也失去了欣赏的心。
春天寂静的墙阴下,荠菜已经老去,不再出现在先生的餐桌上。
翻阅诗卷寻求慰藉,最终在禅寺中结束,借酒浇愁,夜晚劳作事务繁重。
山头的云雾,不知疲倦地在早晚间飘荡。
还有那深情的竹杖,攀藤踏石,偶尔会让我在半山腰被落花雨淋湿。
我摇着小船穿过芦苇丛,惊飞了栖息的鸿雁,落在烟雾笼罩的水边。
琴声如玉般清冷,古桐音色淡雅,那一刻的欢笑能驱散千般忧虑。
夜深人静时,这声音又会在哪里回响呢?

注释

年来:近年来。
衰懒:懒散。
赏遍:欣赏遍。
目前:当前。
寂寂:寂静。
墙阴:墙边阴凉处。
先生:此处指诗人自己。
鼎俎:菜肴。
诗卷:诗集。
禅林:禅寺。
昏田务:夜晚的劳作。
山头云气:山间的云雾。
为谁:为何。
筇杖:竹杖。
萝:藤蔓。
葭丛:芦苇丛。
短艇:小船。
焦桐:古代的一种乐器,桐木制成。
一笑:一笑之间。
千虑:千般忧虑。
更阑:夜深。
人静:安静。

鉴赏

这首宋词《念奴娇·其一》是葛郯所作,展现了作者晚年的心境与生活情趣。开篇"年来衰懒,渐无心赏遍,目前佳趣",流露出诗人因年事渐高而对世事的淡漠,但仍对眼前的美好事物保持着敏感。"寂寂墙阴春荠老"描绘了春天墙角的荠菜已老去,暗示时光流逝。

接下来,诗人借"诗卷寻医,禅林结局,酒入昏田务"表达自己通过诗歌、禅修和饮酒来排遣内心忧虑,以及在农事中寻找宁静的生活态度。"山头云气,为谁来往朝暮"则寓言般地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对孤独生活的自省。

下半部分,"犹有筇杖多情,扪萝踏石,堕半岩花雨"描绘了诗人持杖漫步,欣赏沿途落花的场景,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更向葭丛摇短艇,惊起飞鸿烟渚"进一步描绘了舟行芦苇丛中的景象,触动了飞鸟,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画面。

最后,"横玉凄清,焦桐古淡,一笑忘千虑"以音乐和环境的清冷来寄托心境,忘却烦恼。"更阑人静,此声今在何处"以深夜的寂静收尾,引发读者对诗人此刻心境的共鸣,留下回味的空间。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葛郯在晚年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29)

葛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柳梢青(其一)和人

谢家池阁。翠桁香浓,琐纱窗薄。

夜雨灯前,秋风笔下,与谁同乐。

主人许我清狂,奈酒量、从来最弱。

颠倒冠巾,淋漓衣袂,醒时方觉。

形式: 词牌: 柳梢青

柳梢青(其二)

空中雨阁。一段轻阴,翠铺林薄。

橘内仙翁,棋边公子,共成清乐。

主人有井留车,看席上、云轻柳弱。

斗转檐头,鸡鸣窗外,无人知觉。

形式: 词牌: 柳梢青

洞仙歌(其二)十三夜再赏月用前韵

藐姑仙子,天外谁为侣。八极浮游气为驭。

看朝餐沆瀣,暮饮醍醐,瑶台冷,吹落九天风露。

翠空云幕净,宝鉴无尘,碧树秋来暗消暑。

残夜水明楼,影落寒溪,行人起、沙头唤渡。

任角声、吹落小梅花,梦不到渔翁,一蓑烟雨。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洞仙歌(其一)壬辰六月十二日纳凉

璚楼十二,无限神仙侣。紫绂丹麾彩鸾驭。

步虚声杳霭,碧落天高,微云淡,点破瑶阶白露。

暗香来水阁,冰簟纱厨,一枕风轻自无暑。

更上水精帘,斗挂阑干,银河浅、天孙将渡。

终不如、归去在苕川,看千顷菰蒲,乱鸣秋雨。

形式: 词牌: 洞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