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挽联以深情笔触,哀悼逝者定君,情感深沉,文采飞扬。开篇“鸳鸯待阙廿三年”,以鸳鸯喻二人情深意笃,却终未能结为正缘,奠定哀婉基调。接着“绝艳眷惊才”一句,赞美定君才华出众,却命运多舛,令人扼腕。
“眼底乌衣马粪龌龊儿郎,谁堪檠架”一句,以乌衣巷典故,暗指世俗之人的浅薄与不堪,反衬定君的高洁与才华。接下来“奈氲氤使者处,未注定正式姻缘”则表达了对命运安排的无奈与遗憾。
“雾鬓风鬟,乍谢牧羊憔悴。绣襦甲帐,又临跨虎危疑”描绘了定君人生的起伏与艰难,既有短暂的辉煌,也有长久的困顿。而“明月易奔,小星难赋”则寓指美好时光易逝,难以捕捉。
“十斛珠聚作六州铁,谁实为之”一句,以珠玉比喻定君的才华与价值,却最终被埋没,无人真正赏识。接下来“例诸钟建负我,宁畏鸩鸟微言”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即使才华横溢,也难免遭受误解与轻视。
“网取西施赠人,原出鸱夷左计”以西施典故,讽刺那些将才华横溢之人视为工具,随意赠予他人,实为不义之举。而“矫情成薄倖,猛回首前尘半霎”则表达了对定君才华未得施展的惋惜,以及对其人生短暂的哀叹。
“绿叶绯桃,钿盟都误,更累卿赍志而终”描绘了定君才华与志向未能实现的悲剧结局,同时也表达了对定君遗愿未能完成的遗憾。接下来“豪如牡丹王,烈如芙蓉神,痴如茶花女”三句,分别以牡丹、芙蓉、茶花象征定君的才华、坚韧与痴情,形象生动。
“欲界魔宫,种种悲凉历史,印遍脑筋,怎一个愁字了得”表达了对定君人生经历的复杂与痛苦,以及对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哀愁的感慨。
“鹣鲽忘形五百日,感恩兼知已”描绘了定君与伴侣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彼此的感激与理解。接下来“较世间熨体画眉寻常伉俪,尤觉绸缪”则表达了对这段感情的特别珍视与独特之处。
“在专制社会中,算略遂自由目的”一句,反映了在特定社会环境下,个人才华与自由的受限。接下来“拗莲捣麝,但拼同命迦陵,善病工啼,忍听断肠杜宇”描绘了定君与伴侣之间的情感纠葛与痛苦,以及对命运的无奈。
“红霞偷嚼,绛雪无灵”以自然景象比喻情感的微妙与脆弱,“七香车送入四禅天,嗟何及矣”表达了对定君离去的哀伤与无奈。
最后,“从古旷代丰姿,断不双修福慧”表达了对定君才华与品德的高度评价,“奚况书呆寒乞,岂容永占温柔”则讽刺了那些缺乏才华与品德的人,却能轻易获得温暖与关怀。
整篇挽联以丰富的情感、精妙的比喻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