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七首(其二)

万里长山走蓟门,崭然天险中路分。

高风吹雨作飞雪,老树积烟成冻云。

武帐驻兵谈亚父,毡城无语及昭君。

夜深谁渡桑乾水?呜咽笳声不忍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万里的长城横贯蓟门,雄伟的天险从中划分道路。
强风夹带雨水化作飞雪,老树上堆积的烟雾凝结成冰霜般的乌云。
军帐中将领们谈论着亚父的谋略,毡城内却无人提及昭君的往事。
深夜里,谁又在渡过桑乾河?那悲凉的胡笳声让人不忍听闻。

注释

万里:形容极远的距离。
蓟门:古代地名,位于今北京附近。
崭然:高峻的样子。
高风:大风。
积烟:堆积的烟雾。
冻云:冰冷的云层。
武帐:军帐。
亚父:指范增,项羽的谋士。
毡城:用毡毛建造的城市,此处指边疆的军营。
昭君:王昭君,汉朝公主,出塞和亲的代表人物。
桑乾水:古代河流名,即今桑干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万里长城雄伟壮丽的景象,以及边关独特的自然风貌。首句“万里长山走蓟门”展现了长城蜿蜒连绵,穿越蓟门的壮观气势。"崭然天险中路分"进一步强调了山势的险峻,仿佛将天地分割。

颔联“高风吹雨作飞雪,老树积烟成冻云”运用夸张手法,写高风劲吹,雨点如雪般纷飞,而老树上聚集的烟雾凝结成冰冷的云层,营造出边塞特有的严寒与荒凉气氛。

颈联“武帐驻兵谈亚父,毡城无语及昭君”通过历史典故,借亚父范增和王昭君的传说,暗示边关军事活动的紧张和女性角色的缺失,增添了历史深度和文化内涵。

尾联“夜深谁渡桑乾水?呜咽笳声不忍闻”以深夜的寂静和悲凉的胡笳声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将士孤独寂寥生活的同情,以及对战争带来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关景色,融入历史典故,情感深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712)

王冕(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偶成七首(其三)

山郭方迎五日春,飞飞风雪欲愁人。

老年作客殊无策,适兴吟诗似有神。

溪上梅花谁可共?天涯鸥鸟漫相亲。

酒阑细看柴桑论,始觉桃源不避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偶成七首(其四)

云消巫峡蜀波来,天近崆峒北斗回。

人事故于今日别,梅花却胜去年开。

好游不负青春约,得意那愁白发催。

行旅居家无异致,开怀且覆掌中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偶成七首(其五)

去年今日雨潇潇,今日天晴雪尚消。

杖履谁来看花柳,江湖何处得渔樵?

徒叨食饮居安土,未有功劳补圣朝。

入夜遥遥瞻北斗,紫云团盖上青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偶成七首(其六)

玉漏无声落草庐,荒村遥夜石灯孤。

开门探雪三尺许,举眼看山一寸无。

谁闵将军穷窟穴?空多公子梦氍毹。

老吾不作功名想,只欲扁舟泛五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