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居帖

行住坐卧处,手摩胁与肚。

心腹通快时,两手肠下踞。

踞之彻膀腰,背拳摩肾部。

才觉力倦来,即使家人助。

行之不厌频,昼夜无穷数。

岁久积功成,渐入神仙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起居帖》由唐代诗人杨凝式所作,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修炼内功的过程。诗中描述了修炼者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行走、站立、坐着还是躺着,都注重身体各部位的按摩,从腹部到背部,再到肾脏,细致入微地进行自我调理。

“行住坐卧处,手摩胁与肚。” 开篇即点明修炼者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瞬间都不忘自我调养,从胸胁到腹部,无一遗漏。“心腹通快时,两手肠下踞。” 这里强调在身体感觉舒适时,应进一步深入至腹部下方进行按摩,以促进气血流通。“踞之彻膀腰,背拳摩肾部。” 继续深入,从腰部到背部,再到肾脏,全面覆盖,确保全身经络畅通无阻。“才觉力倦来,即使家人助。” 当感到疲惫时,会寻求家人的帮助,共同完成这一过程,体现了修炼者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和对家庭的支持。

“行之不厌频,昼夜无穷数。” 无论白天黑夜,修炼者都不厌其烦地进行这些动作,体现了其持之以恒的精神。“岁久积功成,渐入神仙路。” 长期坚持下来,修炼者逐渐积累功绩,最终有望步入仙道,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修炼者的日常修炼细节,也蕴含了对健康养生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和深邃的哲学思考,杨凝式成功地将个人修炼与宇宙真理相融合,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收录诗词(7)

杨凝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居洛阳。生于唐懿宗咸通十四年,卒于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年),享年八十二岁。唐昭宗时进士,官秘书郎,后历仕后梁、唐、晋、汉、周五代,官至太子太保,世称“杨少师”[2]。在书法历史上历来被视为承唐启宋的重要人物。“宋四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深受其影响。代表作品有《韭花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神仙起居法》

  • 字:景度
  • 号:虚白
  • 籍贯:陕西华阴
  • 生卒年:873年-954年

相关古诗词

我有一间舍,父母为修盖。

住来八十年,近来觉损坏。

早拟移住处,事涉有憎爱。

待他摧毁时,彼此无相碍。

形式: 偈颂

春日潜溪寓居

众山围四合,月色到门迟。

石面和云坐,花根带土移。

竹斜当径笋,松斫逼楼枝。

正抱流年恨,芳春不我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抄逆刺占后题(其一)

三端俱全大丈夫,六艺堂堂世上无。

男儿不学读诗赋,恰似肥菜根尽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抄逆刺占后题(其二)

躯体堂堂六尺馀,走笔横波纸上飞。

执笔题篇须意用,后任将身选文知。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