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泉清响赠善琴无幻上人

上人了真如,孤琴寄遐想。

开轩对松泉,宴坐犹偃仰。

有时閒拂拭,落叶共清响。

寒声入霜指,秋啸动林莽。

余尝爱鸣弹,愧乏知音赏。

一曲殊未终,东林月初上。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陈煇所作,名为《松泉清响赠善琴无幻上人》。诗中描绘了一位高僧(上人)以琴寄托深远的思绪,面对松泉宴坐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上人弹琴时的氛围与心境,以及琴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交融。

首句“上人了真如,孤琴寄遐想”点明了主题,上人通过弹奏孤琴表达内心的超脱与深邃思考。接着,“开轩对松泉,宴坐犹偃仰”描绘了上人弹琴的环境,轩窗打开,面对着松树与泉水,宴坐的姿态透露出一种宁静与自在。

“有时閒拂拭,落叶共清响”进一步渲染了弹琴的场景,上人在闲暇时轻轻擦拭琴弦,落叶与琴声相互应和,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接下来,“寒声入霜指,秋啸动林莽”则将读者带入更为深邃的意境,琴声如同寒霜般清冷,又似秋风啸过林间,充满了自然的韵律与生命的张力。

最后,“余尝爱鸣弹,愧乏知音赏。一曲殊未终,东林月初上”表达了诗人对于上人琴艺的欣赏与敬佩,同时也流露出一丝遗憾——自己虽喜爱琴乐,却未能找到真正懂得欣赏的人。在诗的结尾,一轮明月升起于东林之上,仿佛是对上人琴艺的一种赞许与肯定,也象征着美好与和谐的永恒。

整首诗通过对上人弹琴情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禅宗思想与自然美的融合,以及诗人对于高雅艺术的追求与向往。

收录诗词(63)

陈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水图

危峰东南来,气势何磅礴。

下有幽人居,投情在丘壑。

山云檐下宿,瀑布空中落。

境静神自舒,地偏心亦乐。

野桥带行客,孤琴引双鹤。

日夕候相过,烟霞有深约。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旅次武林期叔刚脩撰不至

寓宇闭幽寂,羁怀转凄其。

况兹梅雨候,值此麦风时。

门登溪上楼,怅望吴天涯。

长风捲潮来,倏忽银山移。

潮水尚有信,我行岂无期。

缅怀同心人,恻然起遐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白塘归隐为莆阳陈维祯赋

陈生小隐读书处,白塘远隔青山墅。

地接沧浪九曲烟,门迎壶翠双峰雨。

寂寂幽栏鸟雀閒,草堂昼掩青松关。

冲朝猿鹤来何事,落日渔樵相与还。

清溪月出弦高调,盘石风来可垂钓。

山鸟声中彭泽吟,海鸥影里苏门啸。

年来为客意都迷,眼前几负沧洲期。

片帆明日武陵去,桃花笑杀归来迟。

形式: 古风

庐山秋瀑歌寄王四秀才

君不见五老芙蓉峰,绝顶邻霄翠万重。

又不见香炉紫烟石,高标照日气千尺。

东南胜槩称绝奇,庐山秀色含碧滋。

半天飞瀑洒云汉,峡龙作雨风雷悲。

仰观气势何盘礴,一道长流喷穹壑。

素崖尽裂丹壁开,白虹乍起银河落。

知君素有江海心,对之不觉清烦襟。

响入百潭秋水去,听如三峡流泉音。

子今西行向何处,秋瀑长吟聊寄汝。

相思得似石上声,倒海随君流不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