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道中四首(其二)

披雾青天近,梳头白发明。

山河千古恨,风雨五更情。

塞北浮云惨,关中王气清。

草庐诸葛在,未得话平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穿透晨雾接近青天,白发人正在梳理头
山河承载着千年的遗憾,风雨中蕴含着五更的情感
塞北的天空阴沉如浮云,关中的王者之气却依旧清明
草庐中的诸葛亮还在,未能与我畅谈一生

注释

披雾:穿透晨雾。
青天:晴朗的天空。
梳头:指早晨起床整理头发。
山河千古恨:形容历史长河中的深沉哀愁。
风雨五更情:风雨之夜的情感波动。
塞北:北方边塞地区。
关中:古代地区名,包括今陕西中部地区。
王气:古代帝王的气象或统治力量。
草庐:简陋的茅屋,此处代指诸葛亮隐居的地方。
平生:一生,指诸葛亮与诗人的交往或彼此的经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出行时的景象和个人感慨。"披雾青天近,梳头白发明",通过写雾气渐散、天空渐明和白发清晰可见,展现了诗人早起的孤独与岁月的痕迹。接下来的"山河千古恨,风雨五更情",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国家兴衰的深沉感慨,以及面对风雨洗礼的坚韧情感。

"塞北浮云惨,关中王气清",诗人将视线转向远方,用塞北的阴郁与关中的清冷对比,寓言着国家局势的动荡和各地不同的气象,暗示着时代的变迁。最后两句"草庐诸葛在,未得话平生",以诸葛亮自比,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心境,希望能有机会与志同道合的人探讨治国平生的大计。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个人心境的描绘,寓含了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展现出元末明初文人墨客的忧国忧民情怀。

收录诗词(712)

王冕(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渭河道中四首(其三)

月出东溟白,天垂北斗低。

砺兵思秣马,舞剑忽闻鸡。

诸葛犹存汉,田横不辱齐。

英雄如有见,琐稍岂能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渭河道中四首(其四)

海气团云白,江风吹浪寒。

飞鸿离塞远,独鹤唳更阑。

慷慨论时事,羁栖笑楚冠。

萧萧黄叶下,回首望长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临江寺

山灵本是爱山农,况是登临重复重。

海水浮来多怪石,云霄上接有高松。

忘情浅浅溪中鸟,不雨深深洞底龙。

带甲如今满天地,烟霞合此寄高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湖上书所见

东南富贵是神仙,日日西湖坐画船。

绣帽拥云笼翠羽,紫牙宣响出红莲。

香风宛转珠帘动,纤手亲传玉鲙鲜。

最是好情消不得,醉挪花片撒金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