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渠

清明三十里,疏凿高下通。

西南引潏水,北入太极宫。

居民昔为利,旧迹今可穷。

时见断石甃,龙盘戏云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利工程景象,展示了古人对自然环境改造能力的自豪。诗人通过对清明渠的描述,展现了其宏伟与壮观,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变迁和人类活动的沉思。

"清明三十里,疏凿高下通。" 这两句描绘了清明渠长达三十里的长度,以及它穿越高低不平的地形,最终实现了水流的畅通。这不仅展示了古人在水利工程方面的卓越才能,也反映出对自然环境控制与利用的理念。

"西南引潏水,北入太极宫。" 这两句则进一步具体说明了渠道的走向和功能,引入潏水并使其流入太极宫,既有利于灌溉之用,也体现出对皇权与宗教礼仪场所供水的重要性。

"居民昔为利,旧迹今可穷。"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居民为了经济利益而建造这座水渠的认识,以及对现在仍能探寻到这些古老遗迹的感慨。这里透露出历史的沧桑变迁和人类活动的痕迹。

最后,"时见断石甃,龙盘戏云风。" 这两句则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如断石与龙形盘旋的描写,以及云风的互动,生动地展现了清明渠周围环境的壮丽和神秘。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颂,也隐含着诗人对于宇宙秩序和生命力的崇敬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水利工程、历史变迁和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古代中国人的生活智慧、技术能力以及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移官庆阳过定平县

春郊二月浴蚕时,傍岸溪流可染衣。

谷转城深惊柳暗,地寒春早见花稀。

三年厌应西烽急,千里重随北鸟飞。

若问前筹惭潦倒,欲辞虎帐访渔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谒隐士段庭

人生何多谋,常苦饥寒侵。

裘完甑有炊,于世澹无心。

筑室清涧曲,窈窕幽径深。

闭门长松下,岁无车马音。

古书束高阁,兀然遗屦簪。

悠悠不记年,日月徒光阴。

儿童城市还,得酒或自斟。

隐几望南山,閒云起孤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野蚕

野蚕缘桑自成茧,群儿采茧残桑枝。

明年家蚕黑蚁出,田中桑死蚕忍饥。

野茧更采不满筥,家蚁岁生无尽时。

翁乎驱儿无残桑,叶长蚕成长有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雪中观梅花

破萼江梅争初吐,汉宫妙香闻百步。

耐寒蛱蝶何自来,绕花翩翩那忍去。

幽芳不载蔚宗谱,绝俗韵高吾最许。

直疑滕王百幅图,淡墨濡毫添老树。

冷蕊疏枝整复斜,倚杖时时暗香度。

惜无璧月悬中天,令渠交光映当户。

莫作桓伊一笛风,要看冰姿娇挟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