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华顶峰

铁崖仙人来自西崆峒,琼林宴罢随天风。

天风散珠玉,乃在华顶峰。

拔地一万八千丈,但见琼台瑶阙巀嶪撑青空。

长松倚天不盈尺,桃花水与银河通。

老仙独睨万物表,炯如秋水开夫容。

火乌夜半吐东海,石桥飞渡天门龙。

九重启金钥,千楹立綵虹。

列仙夹仗冰雪容,中有晨肇双郎之窈窕,珊珊杂佩摇玲珑。

胡麻饭初熟,上案双玉童。

翩然迎老仙,笑语风云从。

冰桃琥珀碗,霞液玻瓈钟。

陶然一醉三千霜,酡颜相映扶桑红。

归来笠泽成小隐,林屋洞访浮丘翁。

下视东蒙尘土濛,蓬科万冢眠英雄。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的《登华顶峰》,描绘了铁崖仙人游历华顶峰的奇幻景象。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华顶峰的雄奇壮观:峰高万丈,琼楼玉宇凌云,松树参天而不足盈尺,桃花水与银河相通,营造出仙境般的氛围。仙人独步其间,超凡脱俗,犹如秋水般清澈。夜晚,火乌出没,石桥横跨天门,仙人们列队迎接,仙姿飘逸,餐食精美。诗人登顶后,陶醉于美景,直至醉眠,最后归隐山林,感叹人间世事如尘土。整首诗充满了神秘与浪漫的气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仙道的向往。

收录诗词(926)

杨维桢(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 字:廉夫
  • 号:铁崖
  • 籍贯:铁笛道
  • 生卒年:1296—1370

相关古诗词

伐木篇

伐木入空谷,有木大蔽牛。

大厦孰倾栋,一日蒙见收。

乃知匠石弃,故非文木俦。

土腐不中椁,水沉不中舟。

拳不受檃揉,樠不受丹髹。

今兹忽邂逅,陶我山之湫。

斧斤访薪木,舆挽充吾槱。

我闻漆园旨,寿或逃商丘。

幸有大不幸,焉知桑柏楸。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劝粜词

水旱阻尧汤,生民无罪岁。

后代仓廪虚,时和亦为沴。

孰云富而哿,甚矣贫不继。

借富以贷贫,穷哉已非计。

况乃指廪间,夏楚劫以势。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霁]韵

杨佛子行

诸暨县北枫桥溪,枫桥溪水上接颜乌栖。

其下一百二十里合万和水,万和孝子庐父墓,墓上芝生荑。

杨生佛子与万和孝子齐。

六岁怀母果,二十为母尝百药,药弗医,啖母以肉将身刲。

母病食肉起,其神若刀圭。

母死返九土,常作婴儿啼。

倚庐宿苫块,弃隔妾与妻。

嗟哉佛子孝行绝,人人不识感鬼神。

颊下生瘤大如尊,何人戏手瘤上扪。

明朝怪事骇妻子,颊下削赘无瘤痕。

背上一掌印,争来看奇痕。

坟头木共白兔驯,更遣迎送乌成群。

傍人竹弓不敢弹,岂比八九雏生秦。

县官上申闻,旌户复其身。

佛子走告免,称主臣主臣。

嗟哉佛子谁媲称,今之人有刃股乳,诡孝子以为名,规免徭征以希其旌,嗟哉佛子谁媲称。

形式: 乐府曲辞

陈孝童

钱清陈孝童,十岁知孝母。

母病日以革,药饵空㕮咀。

夜庭人不知,磨刀去剔股。

凡儿血肉躯,躯小痛槚楚。

孰识身在亲,惨毒至刀斧。

邻里闻孝童,涕泗下如雨。

道路闻孝童,过车式其户。

堂堂士大夫,结发在庠序。

母背忍绝裾,母丧亡捧土。

我作孝童诗,岂惟风童孺。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