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一百首(其二十二)

曾落石霜机外笏,又扶粗行到唐天。

只将四海垂纶手,虾蟹鱼龙一串穿。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翻译

曾在石霜寺外的织布机旁度过时光,
又支撑着身体艰难地走到唐代的天空下。

注释

石霜机:指代石霜寺中的织布机,可能象征诗人过去的经历或回忆。
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所持的手板,这里可能象征诗人的身份或地位。
粗行:艰难行走,形容行动不便。
唐天:唐朝的天空,代表历史时期或诗人的理想世界。
四海垂纶手:比喻诗人有如在广阔的世间垂钓者,期待有所收获。
虾蟹鱼龙:泛指各种水生生物,象征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或目标。
一串穿:形象地表示将这些事物串连起来,寓意生活的复杂和追求的多样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的《颂古一百首》中的第二十二首。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幅垂钓的画面,将个人经历与自然景象相结合。"曾落石霜机外笏"暗示了诗人过去的生活可能与禅修或劳作相关,"石霜机"可能是织布机,"笏"则是古代官员上朝时所持的手板,这里象征着过去的官场生活。"又扶粗行到唐天"则表达了诗人历经世事沧桑,如今依然坚韧地前行,"唐天"可能暗指唐代的盛世,也可能是对遥远理想的追求。

"只将四海垂纶手"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闲适和超脱,以垂钓为乐,寓含淡泊名利之意。"虾蟹鱼龙一串穿"则形象生动,展示出钓鱼的乐趣,不论大小,皆能收获,寓意人生不论顺逆,皆可从中寻得乐趣和智慧。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个人经历和垂钓的意象,传达出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颂古一百首(其二十一)

欲识穷原处,何人为指迷。

夕阳鸡犬外,桃李自成蹊。

形式: 偈颂 押[齐]韵

颂古一百首(其二十)

季咸曾相壶丘子,随变难分亟自逃。

输与高楼凝望者,烱然明可察秋毫。

形式: 偈颂 押[豪]韵

颂古一百首(其十八)

事到无心不苟欺,乌玄鹄白尚怀疑。

自非亲见黄头老,争敢逢人泄漏伊。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颂古一百首(其十六)

万仞崖头拚得去,不知何处觅全尸。

业风吹起再苏醒,却问如今是甚时。

形式: 偈颂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