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江亭纳凉

晚来避暑水边亭,短发萧萧凉思清。

笑摘藕花娇欲语,细看鸥鸟淡忘情。

月依檐转窥人近,风逐潮来拂面轻。

适意不知身坐久,渔村渐见一灯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袁士元的《和江亭纳凉》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在水边亭纳凉的宁静画面。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避暑之乐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境。

首句“晚来避暑水边亭”,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傍晚时分,诗人选择在水边的亭子中避暑,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氛围。接着,“短发萧萧凉思清”一句,以诗人略显稀疏的头发和清凉的思绪,形象地表达了避暑后的轻松与愉悦。

“笑摘藕花娇欲语,细看鸥鸟淡忘情”两句,运用拟人手法,生动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界的互动。他轻笑着摘下一朵娇艳的荷花,仿佛与之对话;细看飞翔的鸥鸟,似乎忘记了人间的烦恼,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陶醉。

“月依檐转窥人近,风逐潮来拂面轻”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凉爽。月亮悄悄地从屋檐后探出头来,似乎在观察着诗人的行踪;而微风伴随着潮水轻轻拂过脸庞,带来一丝丝凉意,让人心旷神怡。

最后,“适意不知身坐久,渔村渐见一灯明”两句,以时间的流逝为线索,描绘了诗人沉浸于自然美景中的状态。不知不觉间,时间已经过去很久,远处的渔村里开始有一盏灯火渐渐亮起,预示着一天的结束与新的开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夏日傍晚水边亭的宁静与凉爽,更传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愉悦心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46)

袁士元(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嗜学,性至孝。以荐授鄞学教谕,调西湖书院山长,改鄮山,迁平江路学教授。后擢翰林国史院检阅官,不就。有《书林外集》

  • 字:彦章
  • 号:菊村学者
  • 籍贯:庆元路鄞县

相关古诗词

和松石舍人秋夜不寐

抛书欲卧意迟迟,坐听秋声思惨悽。

萤火独飞侵幔小,星河斜落压城低。

牙筹历历随更转,燐鬼啾啾隔水啼。

更为挑灯移近榻,与僧相对话曹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过高钱探子章及禅寂咏心源不值

载酒东湖岁已阑,拟同朋旧醉开颜。

长须吟客近入郭,多病老禅才出山。

霞屿寺连寒水远,月波楼锁暮云闲。

停舟自对梅花酌,雪压孤篷夜未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鄞之青山乃衣冠文物之地潜斋刘公实居是焉仆往岁与象山樊公天民长灯卓公宜之皆尝读书于斯暇日潜斋与吾二三子徜徉山水閒以诗酒自娱如此者十有馀年后仆回里诸公亦渐散处近云此地为郁攸所废良可叹也兹闻潜斋宅甬东去仆书舍不远因述旧怀寄之

弹铗归来感旧游,天涯何处话离愁。

青山有分长为客,白发无情忽上头。

冠盖尽随云影散,楼台近逐电光收。

闻君近卜江边宅,仍许閒情共白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借韵咏城南书舍呈倚云楼公

晓倚吟窗曙色开,江头野趣亦佳哉。

平芜宿鸟冲烟起,远浦春帆带雨来。

閒种石田供鹤料,旋开园沼买鱼栽。

读书自古城南好,择地多惭吏部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