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泊淮安望张仲举助教不至

中秋淮浦夜,谁共好怀开。

看月坐复坐,可人来不来。

独谣惭短思,多病负深杯。

想见芜城路,吹箫拥醉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中秋之夜在淮浦边的孤独与期待之情。诗人独自一人,面对明月,心中涌起复杂的情感。他既欣赏月色之美,又因思念友人而感到寂寞。诗中“看月坐复坐”,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反复起身又坐下,难以静心赏月的情态。“可人来不来”一句,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期盼,以及等待过程中的焦虑与期待。

接下来,“独谣惭短思,多病负深杯”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他虽有满腹的思念之情,却因身体多病而无法尽情饮酒以释忧愁。这种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苦闷。

最后,“想见芜城路,吹箫拥醉回”则通过想象与期待,为这首诗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诗人想象着与友人在芜城的路上相逢,共同吹箫,醉意朦胧地返回。这一场景不仅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也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中秋之夜诗人内心的孤独、期待与对友情的珍视,具有较强的情感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133)

吴师道(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 字:正传
  • 籍贯: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
  • 生卒年:1283—1344

相关古诗词

江山秋色图

江南何处景,一幅淡含晖。

草木半黄落,楼台深翠微。

桥连秋水渡,船与暮云归。

我亦渔樵客,怅然思拂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为叶敬甫赋母线石

密密线缝裳,依依石在匡。

石如心不转,线与恨俱长。

尚想精神聚,宁容发体伤。

殷勤珍袭意,尔后永毋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和黄晋卿北山纪游韵

三洞金华北,苍苍夹径松。

泻空喷百涧,拔地立千峰。

林石敧还整,岩梯绝复通。

向田瑶草碧,隐树晚花红。

嵌窦推舟入,椒庭载酒从。

洗觥忙羽士,捧研喜山童。

陟岭惊逾峻,沿流竟莫穷。

千年杏仙鹿,两寺互僧钟。

擘裂森开峡,传闻旧化龙。

转霆奔雪浪,禜旱却玲珑。

水际朱藤荫,岩阿青桂丛。

亭荒馀磊磊,云出正濛濛。

兰若知何许,芙蓉复在东。

五盘随屈曲,一路听琤琮。

山断俄为野,湍平不见空。

暮房深榻静,朝磬小楼重。

传玩遗髹钵,兴嗟对殡宫。

拂衣登岭去,穿棘少人逢。

飞殿仍遥峙,重关故不封。

归寻草堂卷,坐恋水轩风。

两纪三人合,相看一笑中。

孤踪忻影逐,薄技愧才雄。

别袂分残雨,衡门翳野蓬。

后游宁未卜,思剧谩憧憧。

形式: 排律

次韵王继学参政胡古鱼编修剪灯诗

剡渚推冰纸,并州剪水刀。

轻明新雅制,丽巧极纤毫。

不让琉璃贵,浑疑锦绣韬。

皱纹萦细縠,叠缕引长缲。

花草形相错,鹓鸾势欲翱。

腾光宜秉炬,透色贱涂膏。

爱著诗联缀,嫌逢骑驿骚。

香风翻玉带,华月涌云涛。

良夕娱佳赏,元臣念小劳。

都人应共乐,歌舞送春醪。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