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挽邓参戎宇开》由明末清初诗人张穆所作,是对邓参戎宇开的深切缅怀。诗中通过对比和描绘,展现了邓参戎的儒将风范与文采,以及他在军事战略上的卓越才能。
首联“祭遵儒将旧能文,廿载雄姿海国闻”以典故起笔,将邓参戎与古代的儒将祭遵相提并论,强调其不仅武艺超群,还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其英姿在海上流传了二十年之久,可见其影响力之深远。
颔联“兵略世曾传细柳,论交义足薄秋云”进一步赞扬邓参戎的军事策略,将其比作汉朝名将周亚夫驻守细柳的严明军纪,同时以“薄秋云”的比喻形容他与人交往的义气深厚,如同秋云般轻盈而持久。
颈联“临池笔下毫偏见,赌墅棋中胜已分”则转而描写邓参戎的文才与智谋。他临池练字时,每一笔都蕴含独到见解;在赌墅棋局中,胜负早已注定,暗示其智慧过人,运筹帷幄。
尾联“何意白头憔悴尽,一丘徒有鹿麋群”表达了对邓参戎早逝的惋惜之情。原本以为他会像山丘一样长寿,却未曾料到英年早逝,只留下一片荒凉之地,只有鹿麋相伴,寓意其生命的短暂与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邓参戎多方面才能的赞美,以及对其早逝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