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其三)题上卢桥

清溪奔快。不管青山碍。千里盘盘平世界。更著溪山襟带。

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兴亡。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翻译

清澈的溪流欢快地奔流而出,穿越了青山的重重障碍。方圆十里的一片小平原。就坐落在青山与溪流的环抱之中。
茫茫今古,曾经发生过多少次沧桑陵谷的变迁,许多昔日繁华兴旺的都市,后来却变成种植庄稼的田野。这个地方的山川形势不比寻常,莫非也曾经历过某种小小的盛衰兴废么!

注释

不管:不许。
更著:再加上。
陵谷:高山深谷。
市朝:人口聚集的都市。
耕桑:田地。
形胜:地理形势优越。

鉴赏

这首《清平乐·其三》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描绘了上卢桥附近的自然景色和历史变迁。"清溪奔快"四字生动展现了溪流的湍急,"不管青山碍"则写出溪水不畏阻碍,自由流淌的气势。接着,词人以"千里盘盘平世界"形容大地在溪山的映衬下显得开阔平坦。

"更著溪山襟带"进一步强调了山水之美,仿佛溪流与山峦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衣带,环绕着这片土地。词人笔锋一转,"古今陵谷茫茫"暗示了岁月流转,昔日的山陵谷地如今已变得苍茫无际,反映出历史的沧桑。

"市朝往往耕桑"描绘了农村景象,繁华的市集和农耕生活交织在一起,显示出生活的宁静与富庶。最后,词人感慨"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兴亡",认为此地地理位置优越,似乎经历过一些小小的兴衰变迁,寓含着对历史的沉思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清新自然的笔触,融合了山水田园的美景与历史的沧桑感,表达了词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深热爱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其一)寿道夫

此身长健。还却功名愿。枉读平生三万卷。

满酌金杯听劝。男儿玉带金鱼。能消几许诗书。

料得今宵醉也,两行红袖争扶。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一)忆吴江赏木樨

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

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渔家傲

道德文章传几世。到君合上三台位。

自是君家门户事。当此际。龟山正抱西江水。

三万六千排日醉。鬓毛只恁青青地。

江里石头争献瑞。分明是。中间有个长生字。

形式: 词牌: 渔家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