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寺经院

莲华不朽寺,雕刻满山根。

石汗知天雨,金泥落圣言。

思量施金客,千古独消魂。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不朽的莲花寺,雕刻装饰着山脚。
石头上的汗水预示着天将降雨,金粉落下的是神圣的话语。
回想那些捐赠黄金的信徒,他们千百年来都为之动情。

注释

莲华:莲花,佛教象征纯洁和不朽。
不朽寺:寺庙因莲花的象征意义而显得永恒。
雕刻:艺术装饰。
满山根:遍布山脚。
石汗:石头上的水痕,古人认为是天地间的感应。
天雨:下雨。
金泥:金色的粉末,可能指佛经或装饰物上的金粉。
圣言:神圣的教诲或经文。
施金客:捐赠黄金的人。
消魂:感动心灵,使人心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佛教寺庙的壮观景象,通过对自然与建筑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古人对于宗教信仰和艺术创造的崇高敬意。"莲华不朽寺"开篇即设立了一个美丽而神圣的空间背景,莲花作为佛教中的清净之物,与“不朽”相结合,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永恒不变的宗教理念。

"雕刻满山根"一句,则从宏伟的建筑群落到细微的装饰雕刻,无不显现出寺庙的雄伟与艺术之美。同时,这也暗示了寺院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空间。

"石汗知天雨,金泥落圣言"两句,更是将自然界的变化与宗教信仰紧密相连。"石汗"即岩石渗水,象征着大自然的神秘力量,而这力量又能预示天气的变化;"金泥落圣言"则可能指的是寺院内的经文或佛像,这些用金泥装饰的艺术品不仅是对宗教之美的赞颂,也承载了信徒们对于智慧和真理的追求。

最后两句"思量施金客,千古独消魂"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历史人物或文化遗产的深切思考。"施金客"可能是指寺院中的布施者,或是对古代工匠巧手雕琢之技艺的赞美;而"千古独消魂"则抒发了时光荏苒、历史沧桑的情感,似乎在哀叹着那些曾经辉煌如今已逝去的文化遗产。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造诣,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怀念,以及对于信仰之美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96)

鲍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 字:德源

相关古诗词

越女词

越女芙蓉妆,浣纱清浅水。

忽惊春心晓,不敢思君子。

君子纵我思,宁来浣溪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塞上行

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

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塞下

北风号蓟门,杀气日夜兴。

咸阳三千里,驿马如饥鹰。

行子久去乡,逢山不敢登。

寒日惨大野,虏云若飞鹏。

西北防秋军,麾幢宿层层。

匈奴天未丧,战鼓长登登。

汉卒马上老,繁缨空丝绳。

诚知天所骄,欲罢又不能。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感兴

幽人无近迹,别易会则稀。

黄鹤亦姓丁,寥寥何处飞?

时见海上山,绕云心依依。

谅无驭风术,中路愁虚归。

童发慕道心,壮年堕尘机。

白日不饶我,如今事皆非。

群羊化石尽,双凫与我违。

□岳黄金富,轩辕晓霞衣。

谁令日在眼,容色烟云微。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