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县作

斜月惨将落,大漠尘头昏。

回风递厖吠,始知前有村。

细路入颇石,髡柳交其根。

地气郁阴垢,到面凄若温。

古屯撤春戍,石似饥马蹲。

低檐接茅瓦,屋角高麦囤。

荒舂乱野碓,宿火穿断门。

居人劝餐饭,坏污错饮樽。

努力强馋嚼,得饱安复论?

驱车且前迈,蔼蔼明朝暾。

群岚出遥秀,聊以清宿魂。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行走在偏远村庄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气息。

首句“斜月惨将落”,描绘了一幅月色渐淡、夜幕降临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大漠尘头昏”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朦胧,大漠中尘土飞扬,视线模糊,给人一种孤独与无助的感觉。

“回风递厖吠,始知前有村”两句,通过风声和犬吠声,暗示前方有村落的存在,同时也为读者勾勒出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场景。犬吠声打破了夜晚的寂静,预示着有人烟的温暖与安全。

接下来的几句“细路入颇石,髡柳交其根。地气郁阴垢,到面凄若温。”详细描绘了进入村庄后的小径、枯柳以及地面的湿润,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自然环境的特点,也暗示了村庄的古老与宁静。

“古屯撤春戍,石似饥马蹲。低檐接茅瓦,屋角高麦囤。”通过描述废弃的堡垒、蹲伏的石头、低矮的屋檐和高耸的麦囤,诗人巧妙地将历史的痕迹与生活的场景融合在一起,展现出村庄的沧桑与生命力。

“荒舂乱野碓,宿火穿断门。”这两句描绘了村庄中的日常景象,荒废的石臼、散乱的野碓,以及破旧的门户,都透露出一种岁月的痕迹和生活的艰辛。

“居人劝餐饭,坏污错饮樽。”写出了村民的热情好客,尽管生活条件简陋,但他们仍然愿意分享食物和酒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和谐。

最后,“努力强馋嚼,得饱安复论?”表达了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人们也会尽力寻找满足感,对生活抱有乐观的态度。“驱车且前迈,蔼蔼明朝暾。”则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到来,充满了希望与期待。

“群岚出遥秀,聊以清宿魂。”以群山的秀美结束全诗,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心灵净化的象征,给人以精神上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间温情的感慨,同时也蕴含着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悲风谣渡德州河车中作

迥野极风势,河流争风声。

万木错营戟,驱若屯田兵。

天中无云日枯暍,射影苍黄变城色。

穴狐疑夜据城啸,城上游鹰击之得。

毛血洒滴不到地,鸡雉钻篱犬奔堞。

州民无田不能食,十户倾圮九逃匿。

强丁可盗女可娼,老弱相看泣枯骨。

客车来南野,皇皇河之湄。

立潮搏奇石,虩若天门雷。

巷门挤车不可以出入,欲渡未渡轮铁危。

浮桥百破支朽板,下有神鼍喷雪张鬐腮。

沙雹喧矢车揭帷,人马一色同死灰。

瞿塘蜀道安足险,使我心肠惊骇激越而内摧。

田庐䔫布倘足以自适,明须怀策东还归。

形式: 古风

古树

巨根穴万蠹,支干蟠九虬。

坚挠石为辅,丛灌斤未脩。

太精旁溢怒,元气中含幽。

下细乱黄发,上肿悬碧瘤。

云颠堕神鹤,月黑啼鬼鹠。

过墙忽拄地,杂木森相纠。

离离络藤藓,俯发还仰收。

柯裂洞尻腹,势侧穿角䚧。

白昼起龙蛰,阴火随雹流。

轮囷之所荫,其翠可一畴。

空山任偃蹇,禀性殊劲遒。

大栋倘有需,来当与子谋。

形式: 古风

旧县篇

大疆荒?春不毛,绝壑中起岿而高。

苍幽赭闭上无磴,朽藤羃涧猿虎巢。

神丁辟石锤飞电,隘路如蛇夺一线。

山洼有荡阔千顷,渐聚民廛气为变。

堠台堡栅交卫防,不筑墙闉自成县。

洪湖一面当其缺,逆泻旋舟万难入。

其馀冈阜密支抱,峻若天关森骨立。

赵宋之微官吏酷,大刑矫帝良民戮。

上苍阴愤降穷殃,索米当金还恣黩。

雉糜搜括坟树薪,不雨三年鬼无肉。

流鸿遍野失里居,分无生理群相驱。

横戈墨面掠军饷,杀人如豕郊腥污。

瘴云惨惨逼泰岱,遂以要险成盗区。

官兵半属寇臂指,外援内结纷难除。

可怜府守逃狐鼠,衢塞燕吴绝通旅。

将军含泪下青兖,筹略无成饮刀羽。

力抗不得招使安,一夕山营付焦炬。

我行其地禾黍蓬,刮目喜变泱泱风。

岩魈木客尽驯扰,蹯?亦纳皇仁中。

闻昔锄耒垦阡界,尚得战骨如坏铜。

悲歌独立浩四顾,岚光照渌天青空。

形式: 古风

短歌寄厉三叶十八七章(其一)

神骝不能耕,不如田舍牛。

真人在天安可求,使我仰面心烦忧。

瑶扉辟寒碧,鸾语吹斗芒。

以心向明月,层云上掩何苍苍。

且须骑虎觅灵药,西穷星海东扶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