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溪清泻百山重,风物能留邴曼容。
后夜肯思幽兴极,月明孤影伴寒松。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切感受和独特的情怀。开篇“一溪清泻百山重”,描绘出一种层叠的山峦之美,其中“清泻”二字生动地传递出了溪水流淌的声音,给人以耳濡目染之感。而“风物能留邴曼容”则表明诗人对于周遭景色有着深深的情感寄托,“邴曼容”指的是柔美、和雅的风光,这里用来形容大自然的面貌,显示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艺术上的高度概括能力。
“后夜肯思幽兴极”,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内心充满了对远古事物的思考与想象,而“幽兴”则是指那种超凡脱俗、隐逸自得的心境。至于“月明孤影伴寒松”,则是描绘了一种清冷而又宁静的夜景。月光下,诗人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单,却与那冷清的松树为伴,这种景象不仅形象生动,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一种孤独感和超脱感。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思考和内在情感的抒发,是一首集感性与哲理于一身的佳作。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云从无心来,还向无心去。
无心无处寻,莫觅无心处。
云从钟山起,却入钟山去。
借问山中人,云今在何处。
春光冉冉归何处,细雨斜风作夜寒。
犹有数葩红好处,老年花似雾中看。
遮莫邻鸡下五更,愿为闲客此闲行。
欲知前面花多少,颠倒青苔落绛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