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遣

富贵祇归春梦婆,柴门无事日张罗。

已成书癖消閒好,欲索枯肠奈老何!

坛沾晨星同辈少,天涯今雨少年多。

敢誇驽马途能识,聊对桑榆托浩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郑用锡的《自遣》表达了诗人对于富贵如梦幻般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平淡生活的满足和对知识追求的执着。首句“富贵祇归春梦婆”以春梦比喻富贵的虚幻不实,暗示了人生的无常;“柴门无事日张罗”则描绘了诗人宁静淡泊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已成书癖消閒好”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的喜爱,认为这是消磨闲暇时光的好方法,体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丰富。然而,“欲索枯肠奈老何”又流露出对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无奈,感叹才华虽有,但身体逐渐衰老,难以再有创作的激情。

“坛沾晨星同辈少,天涯今雨少年多”通过对比,感叹同辈中像自己一样沉醉于学问的人越来越少,而年轻一辈则更多地活跃在社会上,暗示了时代的变迁和个人境遇的落寞。

最后两句“敢誇驽马途能识,聊对桑榆托浩歌”以“驽马识途”的典故自嘲,表示即使才智平庸,也能在晚年找到自我价值,通过诗歌表达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以歌唱的姿态面对即将到来的老年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人生无常的哲思,又有对知识追求的坚持,以及对老年生活的坦然接纳,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人生观。

收录诗词(356)

郑用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任兵部武选司、礼部仪制司员外郎,著有《北廓园集》

  • 号:祉亭
  • 籍贯:清代台湾淡水
  • 生卒年:1788~1858

相关古诗词

余主明志讲席,入都后,代者为藻亭弟,今春假还,仍主之,志感

载酒仍看问字奇,再来渐觉鬓成丝。

追陪杖履趋榆社,惭愧丹铅托绛帷。

少不如人何况老,才难信己敢称师。

青毡本是吾家物,十载门墙共护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哭棨亭弟

相随日日雁行亲,卜筑家山托比邻。

谁料汝为长夜客,始惊我亦暮年人。

还教妻老持门户,却恸儿雏累米薪。

屈指弟兄亡过半,此身虽在已伤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即景

连旬阴雨望时晴,扶杖聊为郭外行。

啼鸟有声閒布谷,叱牛到处看催耕。

一泓池沼春三月,两部蛙蟆夜六更。

最是名园风景丽,新栽花柳已抽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新春

梅花万本笑巡檐,久叠朝衫岁又添。

春漏日迟钟报晷,萧斋书积架分签。

池塘有梦寻青草,风雨催人到黑甜。

差喜此身仍健在,不劳家计问齑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