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有若似夫子,尚兴阙里门。
虎贲状蔡邕,犹旁文举樽。
昭陵自一闭,真迹不复存。
予今获此本,亦可比玙璠。
这首诗是对古书的珍视与赞美,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知识传承的尊重及个人获得这些宝贵文字时的喜悦。
“有若似夫子”一句,直接将手中的书籍比作孔子的教诲,可见诗人对这份知识的崇敬。“尚兴阙里门”则表现了诗人的高兴之情,因为他通过阅读这些书籍,仿佛能够进入古代圣贤的世界。
“虎贲状蔡邕,犹旁文举樽”两句,借用历史典故来形容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尊重。其中,“虎贲”指的是古时守卫宫门的勇士,用以比喻书中的内容严密而珍贵;“蔡邕”是三国时期的名士,擅长饮酒与谈论经史,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在阅读中获得的乐趣和满足。
“昭陵自一闭,真迹不复存”表达了历史久远,许多真实遗迹已经消失,只剩下文字记载。这里的“昭陵”可能指的是某位帝王或高官的墓地,而“真迹”则是对古代真实存在的人或物的追忆。
最后,“予今获此本,亦可比玙璠”表达了诗人如获珍宝的心情。“玙璠”在这里指的是美玉,比喻这些书籍价值连城。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化素养和历史情怀,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传统知识的珍视与守护之心。
不详
天子昔取士,先俾分媸妍。
济济俊兼秀,师师麟与鸾。
小子最承知,同辈寻改观。
甲第叨荐名,高飞便凌烟。
遂使拜扆坐,果得超神仙。
迄今才七岁,相接乘华轩。
神仙神仙瑶池宴。片片。碧桃零落春风晚。
翠云开处,隐隐金舆挽。玉麟背冷清风远。
天赋九华名状别,岧峣胜槩压诸方。
憔悴贰卿三十六,与师气味不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