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剡溪书屋

朝望青山云,夕望剡溪月。

我思剡溪人,欲载剡溪雪。

笑杀山阴王子猷,一时兴尽回扁舟。

早识山中有羊仲,放船也作东吴游。

羊家结屋溪南住,正是好山环碧处。

门前水涨柳花湾,钓船一夜高于树。

阿翁看山不下堂,两儿翩翩如凤凰。

大儿才力健,射策登朝行。

小儿天姿高,十五工文章。

至今双髻亭亭削寒玉,玉带蜿蜒走崖谷。

读书声隔碧萝间,夜夜虹光照秋屋。

翁今岁晚江上归,有约明年寻剡溪。

野航载山不载雪,系在屋东杨柳枝。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首句“朝望青山云,夕望剡溪月”以晨昏交替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悠远的氛围。接着,“我思剡溪人,欲载剡溪雪”,表达了诗人对剡溪人的思念,以及想要将剡溪的雪景收入囊中的愿望,进一步深化了对这片山水的热爱。

“笑杀山阴王子猷,一时兴尽回扁舟”一句,借用了历史典故,通过对比古代文人王子猷的即兴而返,反衬出诗人对剡溪之美的深深眷恋,即使面对美景也不愿轻易离去。接下来,“早识山中有羊仲,放船也作东吴游”,诗人想象自己若早知山中有羊仲这样的雅士,也会像他一样乘船游览东吴,进一步丰富了诗中的意境。

“羊家结屋溪南住,正是好山环碧处”描绘了羊仲在溪边建屋,周围环绕着青山绿水的场景,展现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情趣。“门前水涨柳花湾,钓船一夜高于树”则通过水涨、柳花、钓船等元素,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生机勃勃的画面,充满了自然之美。

后半部分转向对居住于此的“阿翁”的描述,通过“两儿翩翩如凤凰”、“大儿才力健,射策登朝行。小儿天姿高,十五工文章”等语句,展现了家庭的和谐与成员的才华横溢,体现了诗中理想生活的情境。“至今双髻亭亭削寒玉,玉带蜿蜒走崖谷”则以比喻的手法,赞美了孩子们的聪明才智如同寒玉般珍贵,又如玉带般贯穿山谷,形象生动。

最后,“读书声隔碧萝间,夜夜虹光照秋屋”描绘了夜晚书房中传来的读书声,以及屋外彩虹映照的秋日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诗意的生活环境。“翁今岁晚江上归,有约明年寻剡溪”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能在新的一年里再次探访剡溪,延续这份美好的记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

收录诗词(1955)

胡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金寿堂

世间万物皆可变,唯有黄金能百鍊。

龚家慈母出邓林,贞节可比千黄金。

黄金善祝慈母寿,黄金莫铸慈母心。

孝子爱亲如爱日,百年一刻千金直。

大书金寿揭高堂,愿母与日同其长。

形式: 古风

送戴伯聚还天台

戴先生,住在龙山之下迂江之湄。

平生读书忘渴饥,三旬九食寒无衣。

口掉三寸舌,不顾人是非。

前年别华顶,来游东海涯。

今年还天台,去采黄金芝。

秋风萧萧吹苧衣,遥望宫前浮云飞。

岂不闻苏季子六国印,百里奚五羖皮。

人生出处各有时,子当还山歌我诗。

形式: 古风

美妾换马

妾重千金躯,君爱千里足。

共怜逸足疾如飞,谁念贞妾美如玉。

妾今出门去,无复侍华堂。

寸心何以报,愿作青丝缰。

形式: 古风

题具庆堂

陈绮席,进华觞,听我长歌具庆之高堂。

太学儒生忠孝士,矫首南云几千里。

堂上双亲八十馀,堂下玉立三兄弟。

东家积得金满籯,何如教子传一经。

西家作官金络马,何如种萱北堂下。

陈绮席,进华觞,听我长歌具庆之高堂。

儿在远道,亲归故乡。儿业日以广,亲年日以长。

它年紫诰鸾回纸,圣德如天无远迩。

请看进士欧阳詹,不在亲傍亲亦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