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人家争讼

曹阿瞒乱世奸臣,招兵纳将,灭蜀吞吴,得意洋洋,定必踏平二国,谁知容道遇云长,潼关逢孟起,一命岂难逃乎?

光景无多,转盼竟归司马;

刘先主雄才大略,布德行仁,怜贫恤老,小心翼翼,况教功盖三分,纵使出师征北魏,除暴缚南蛮,群凶真易服矣,明良有庆,举头共见飞龙。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诗以历史人物曹操与刘备为引线,描绘了乱世英雄的壮志与命运的无常。曹操作为乱世奸臣,虽有雄心壮志,却在命运的转折点上遭遇关羽与马超,暗示其最终命运的不可逃脱。刘备则以其雄才大略与仁德之心,不仅成就三分天下之功业,更展现了明君与贤臣相辅相成的景象。诗中通过对比曹操与刘备的不同结局,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明君与贤臣共治天下的理想愿景。

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如“定必踏平二国”、“光景无多”、“转盼竟归司马”、“功盖三分”、“出师征北魏”、“除暴缚南蛮”,不仅展现了历史人物的壮志与功业,也暗含了对历史进程的洞察与反思。同时,“一命岂难逃乎?”一句,既是对曹操命运的疑问,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描绘,反映了对英雄命运、历史进程以及明君贤臣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独到见解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收录诗词(5)

钟雨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凉亭联

桃源此去无多路;萍水相逢有夙缘。

形式: 对联

挽张之洞联

学问贯今古中西,开廿三省文明,公为领袖;

勋名媲曾胡左李,历四十年劳瘁,帝鉴清忠。

形式: 对联

白水县署后堂联

丹毫一点,乃吾民利害攸关,须念悖出必将悖入;

白日三竿,即尔室公私毕照,莫谓知显不在知微。

形式: 对联

挽张之洞联

政治家亦教育家,四十年纬武经文,仕学都成真事业;

衣食我复训诲我,三五载瀛东楚北,栽培煞费苦精神。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