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宿武城追和先温州夜宿武城二首(其二)

经过言偃邑,非复昔时城。

里俗无从问,弦歌空有名。

江湖孤雁断,风雨乱鸡鸣。

酒醒青灯暗,春寒一夜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武城雨中停留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感慨与对过往的追忆。首句“经过言偃邑,非复昔时城”便已奠定了全诗的基调,言偃邑曾是繁华之地,如今却不再是往日的模样,流露出一种历史变迁的沧桑感。接着,“里俗无从问,弦歌空有名”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乡间的风俗已难寻踪迹,仅余下的只有那曾经传唱的歌声,如今却徒有其名,没有了实际的意义。

“江湖孤雁断,风雨乱鸡鸣”则将画面拉远,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景象:江湖之上,一只孤雁失去了同伴,风雨交加中,鸡鸣声显得格外混乱。这两句不仅渲染了环境的恶劣,更借以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最后,“酒醒青灯暗,春寒一夜生”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酒醒后,只见青灯昏暗,春夜的寒冷悄然而至,这不仅是自然界的寒冷,更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境遇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感慨,情感丰富而深刻,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次韵九逵阻雨

飘风终夕号,客子念明发。

愁闻雨萧萧,况听泥滑滑。

流潦失牛马,春云暗城阙。

昨日青枫根,已逐沙痕没。

不堪行路忧,中夜生华发。

四月尚重裘,怪事吁可咄。

慌忽梦吴江,香羹荐春鳜。

非关重土思,远道心迫卒。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怀石湖寄吴中诸友

江梅千树绕楞伽,记得临行尽著花。

青子熟时应忆我,绿阴成处正思家。

听莺此际堪携酒,烧竹何人共煮茶。

几度扁舟梦中去,不知尘土在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郁裕州忠节诗

仓皇战守强撑支,力尽孤城竟死之。

不谓真卿能备寇,终然南八是男儿。

尘昏何处归辽鹤,月黑空山叫子规。

不负平生忠孝志,故人亲勒墓前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元旦朝贺

仙音缥缈恊和鸾,天上春回白玉阑。

日出鸡人齐唱卯,雪消风伯为驱寒。

万方玉帛看王会,一岁仪文重履端。

满目升平题不得,白头惭愧直金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