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白水砌甲子春

雪瀑从天下,馀流亦建瓴。

双崖秋气逼,九地殷雷声。

虎穴山川险,蛟涎草木腥。

负鹾由此径,异日不堪行。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瀑布从天际倾泻而下,剩余的水流如同倾倒瓶中的水。
两崖间秋意浓重,仿佛大地深处传来沉闷的雷鸣声。
这山川之地犹如猛虎洞穴般危险,草木间弥漫着蛟龙口水的腥味。
背着盐的行人选择这条小路,日后恐怕难以再走。

注释

雪瀑:形容瀑布像雪一样洁白。
馀流:剩余的水流。
建瓴:比喻水流迅速,势不可挡。
双崖:两边的山崖。
秋气:秋天的气息。
九地:大地深处。
殷雷声:低沉的雷声。
虎穴:比喻艰险的地方。
蛟涎:蛟龙口水,比喻危险或不祥之物。
草木腥:形容草木带有腥味。
鹾:盐。
由此径:通过这条路。
不堪行:难以行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宁化白水砌(可能是指一处山水景观)在春天时节的壮丽景象和独特的氛围。首句"雪瀑从天下"形象生动,以雪瀑比喻瀑布之大,仿佛自天而降,气势磅礴。"馀流亦建瓴"进一步强调水流的奔腾不息,犹如倾泻的瓶中水。

"双崖秋气逼"暗示了环境的清冷,秋天的气息似乎穿透了两崖,增添了画面的萧瑟感。"九地殷雷声"运用夸张手法,形容瀑布撞击地面的声音如同雷鸣,震撼人心。

接下来的两句"虎穴山川险,蛟涎草木腥"则通过险峻的山川和草木的腥味,描绘出一种神秘而危险的气氛,仿佛隐藏着猛兽或深渊。

最后两句"负鹾由此径,异日不堪行"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想象,虽然眼前景色壮观,但日后行走此径可能会感到艰难,暗示了道路的崎岖和未知的挑战。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宁化白水砌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34)

黄大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行万里图

雪山西来接海白,天之所以限南北。

谁人胸里著舆图,挥斥荆吴入绡墨。

浓浓淡淡两岸山,烟波瀰茫江面宽。

水空漠漠鸟飞绝,渐看渐远天漫漫。

客舟溯流先后去,风帆饱腹如飞舞。

有时小艇绝波来,不知何处横江渡。

钟山隐隐开金陵,雨花台前留玉京。

汀洲劣处小孤出,垂杨绿引浔阳城。

蕲黄紫翠照卷雪,武昌楼台半明灭。

周郎赤壁杳难凭,洞庭寒烟濛孤月。

西江耿耿沙籀清,三十六湾斜照明。

黄陵庙深楚山阔,九疑成削黏天青。

我来展轴惊快睹,恍然对面水仙府。

片时行尽江南天,吊古何劳出门去。

南巡真人忘却归,轩辕龙去眇难追。

咸池曲绝谁奏乐,风雨啼痕满竹枝。

六朝虎士工设险,蹴踏沧波当挥剑。

血流不惜惜江流,肯放飞埃过天堑。

滥觞曾闻荡雍丘,楫声若为空悠悠。

江声至今恨不尽,枉白万古英雄头。

两阶干羽享波后,八公草木今健否。

长安正在碧云边,斜日西风重回首。

形式: 古风

虚心怀月明,劲节挺玉立。

岂是外春风,春风无处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缉]韵

老寋行

朔风狂惊岷峨流,帝敕云螭藩四州。

颔珠千载化老寋,一变为回鐍川键。

蚕丛簸弄几为翻,欲捲全蜀沦腥膻。

瞿塘下连沧海脉,愁积溟涨牵鳌极。

臣冰呼天天不闻,快斥金翅清江氛。

连环不解万古铁,阳侯依旧千江月。

紫庭登奏尤其元,西州之功不补愆。

清源血食天地久,其于冰兮亦何有。

形式: 古风

即事

路转攲桥曲,阴阴石磴低。

紫藤藟碧树,红叶绣清溪。

草露明侵径,秋香暗刺衣。

前滩水声好,欲趁钓鱼矶。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