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府

金城图上各论功,弹压江流势自雄。

但使老熊当道左,宁愁游骑入回中。

幕间客解称杨子,席上伶谁赋皖公。

禾黍渐多青燐歇,郡人犹忆降元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在金城的地图上各自述说功绩,镇压江流的姿态显得威武雄壮。
只要有老熊(勇士)守卫道路左边,何必担心敌人的游骑兵深入回中(险要之地)。
帐中的宾客能称赞杨子(杨修般的智者),宴席上的伶人又能为谁吟诵赞美皖公(古代名将)的故事。
随着稻谷和杂草增多,战争的痕迹渐渐消退,郡里的百姓仍然记得当年投降敌军首领的情景。

注释

金城:坚固的城池。
论功:述说功劳。
弹压:压制、控制。
老熊:比喻勇猛的战士。
游骑:轻骑兵,行动灵活的敌人。
杨子:可能指有智谋的人物。
伶:戏曲演员。
皖公:古代某位将领,这里泛指英雄人物。
禾黍:泛指农作物,象征和平。
青燐:磷火,古代战争遗迹。
降元戎:向敌军首领投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罗公升所作的《安庆府》,通过对金城图上的历史叙述和对安庆地理位置的描绘,展现了其军事上的重要性和历史沉淀。首句“金城图上各论功”暗示了安庆在古代战争中的显赫地位,而“弹压江流势自雄”则形象地描述了其地理位置扼守江河的险要形势。

接下来,“但使老熊当道左,宁愁游骑入回中”运用比喻,将守卫者比作勇猛的老熊,表达了对守军力量的信心,即使面对敌人的游骑,也能从容应对。诗人提及“杨子”和“皖公”,可能是指历史上与安庆相关的英雄人物,如杨修或皖国公,以此激励当地士气。

尾联“禾黍渐多青燐歇,郡人犹忆降元戎”转而描绘了和平景象,农田丰收,战乱痕迹逐渐消退,人们仍记得曾经的降服敌军,体现了对安宁生活的怀念和对历史教训的铭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既赞扬了安庆的军事防御力,也寓含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历史的反思。

收录诗词(185)

罗公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州寒食

旅食逢寒食,风声佐雨声。

野坟犹有主,客舍若为情。

家近心逾切,囊空眼便生。

庐山如不过,此去信无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过表湖逢彭奇山

入眼溪山亦世情,故人无复旧家声。

卖刀未得逢龚遂,置醴那知为穆生。

相鼠聊为庆封赠,巨牛应待老瞒烹。

倘无听雨连床乐,惭愧先□冒暑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过嘉兴雪中

天末雄风捲白波,玉舟既晓泛银河。

不知瑞入耕畴未,但觉寒生客路多。

四海尽宽胡至此,一丘无分欲如何。

只因岁晚嘉禾道,剩要先生赋七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别次山馆中诸客

德星光照斗牛野,我亦沙鸥尾凤鸾。

聚首自怜我辈在,画眉莫与世人看。

正平幸作忘年好,灵运那知入社难。

明日回头别群玉,乱山何处兀孤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