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卢仝见访不遇题壁

长寿寺石壁,卢公一首诗。

渴读即不渴,饥读即不饥。

鲸吞海水尽,露出珊瑚枝。

海神知贵不知价,留向人间光照夜。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长寿寺的石壁上,卢公题写了一首诗。
渴望阅读时便不觉得口渴,饥饿时读它便不感觉饿。
好像巨鲸吞尽了海水,显露出珊瑚的枝丫。
海神知道它的珍贵却无法估价,只好留在人间照亮夜晚。

注释

长寿寺:一座寺庙的名字。
石壁:寺庙墙上坚硬的石头表面。
卢公:一位名叫卢的诗人或高僧。
一首诗:一篇诗歌作品。
渴读:因渴望知识而阅读。
不渴:不再感到口渴。
饥读:在饥饿时阅读。
不饥:不再感到饥饿。
鲸吞:比喻大量吞噬或消耗。
海水尽:海水被完全消耗殆尽的夸张说法。
珊瑚枝:这里比喻诗歌中的精华部分,如同珊瑚般珍贵。
海神:海洋之神,神话中的存在。
贵:珍贵。
不知价:无法估量的价值。
留向人间:留在人世间。
光照夜:比喻诗歌像光一样照亮黑暗,给予人们精神上的慰藉和启迪。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含曦所作,名为《酬卢仝见访不遇题壁》。诗中通过对长寿寺石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阅读书籍的心灵满足与精神享受,以及他对知识、智慧和美好事物无尽的追求。

“渴读即不渴,饥读即不饥。” 这两句表达了通过阅读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即使在生理上有饥饿感受,也会因为心灵的充实而暂时忘却这些物质需求。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赞美了书籍的力量。

“鲸吞海水尽,露出珊瑚枝。” 这两句采用了生动的比喻,将书中的知识比作海底的珍珠,而读者则是勇敢的探索者,能够深入海底寻找到这些宝贵的智慧结晶。鲸吞海水尽,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全然吸纳的态度,表明诗人对知识的渴望无穷无尽。

“海神知贵不知价,留向人间光照夜。”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智慧和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希望它们能够持续发光,照亮后人的夜路。海神虽然知道珠宝的价值,但不能完全估量其价格,这里暗喻知识和文化遗产的价值难以衡量,而“留向人间光照夜”则表达了诗人对传承知识、智慧的渴望,以及希望这些精神财富能够成为后世的指导之光。

整首诗通过对长寿寺石壁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于知识和文化的热爱,以及他希望这些精神遗产能够永远发扬光大。

收录诗词(1)

含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别遥见诗

手攀桥柱立,滴泪天河满。

形式: 押[旱]韵

逸句

惟有樽前今夜月,当时曾照堕楼人。

梧桐叶老蝉声死,一夜洞庭波上风。

形式: 古风

偶睹春时花蕊繁发忽然发悟喜不自胜乃作一偈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逢花发几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赠张驸马斑竹柱杖

此君与我在云溪,劲节奇文胜杖藜。

为有岁寒堪赠远,玉阶行处愿提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