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清。
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寻访古诗的场景,诗人独自漫步于藕花飘香、水风清凉之中。藕花(荷花的一种)在秋季开得较晚,但其香气却显得更加冷豔,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诗中的“一凉转觉诗难做”表达了秋天的凉意对诗心的影响,使得创作诗歌变得更加困难。这可能是因为秋季给人的感觉既有清爽的一面,也有萧瑟、凄凉的一面,这种多层次的情感使得诗人在表达上感到挑战。最后一句“付与梧桐夜雨声”则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将自己的心境寄托于梧桐叶间夜雨的声响之中。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情感投射,也体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邃。整首诗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怀与自然之间的默契交流。
不详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閒云古木山藏寺,野渡孤舟水落矶。
秋色无人空黯淡,竹门未掩待僧归。
几人曾识离骚面,说与兰花枉自开。
却是樵夫生鼻孔,担头带得入城来。
一藤碎踏两山云,看尽朝岚与夕曛。
留得如来舍身相,共敲苍雪了炉熏。
灞桥洗净冰霜面,拂略潮红笑向春。
莫作野桃看过了,烦诗说似武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