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待问所作的《咏史(其六)》,通过“千载惟公在,人间男子奇”开篇,赞美了历史中一位公正无私、品德高尚的人物,将其誉为人间的杰出典范。接下来,“君臣共生死,天地失华夷”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这位人物在国家危难时刻与君主同舟共济,共同面对生死考验,使得整个国家和民族都为之动容,甚至天地也为之失色。
“青史犹堪泣,黄冠重所思”则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事迹的深切怀念和感慨,即使在历史的长河中,他的事迹依然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最后,“秖怜易降者,不洒李陵悲”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这位历史人物的坚韧不屈,与那些轻易投降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表达了诗人对其忠诚与勇气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暗含着对投降者的惋惜和对忠诚精神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深情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高尚品质,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忠诚、勇敢等传统美德的深刻思考和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