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皇帝揭辞三首(其三)

圣治方无事,仙游遽不还。

心休黄屋外,乡远白云间。

笳鼓悽寒月,旌旗卷暮关。

孤臣期得殉,黄鸟愿重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韩琦所作的《仁宗皇帝揭辞三首》中的第三首,表达了对仁宗皇帝逝世的哀悼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对皇帝离世的深切悲痛与怀念。

首句“圣治方无事”,描绘了仁宗在位时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景象,暗示了皇帝的英明治理。然而,“仙游遽不还”一句,笔锋一转,点明了皇帝驾崩的事实,表达了对皇帝突然离世的震惊与惋惜。

接着,“心休黄屋外”一句,以“黄屋”象征皇权,表达了皇帝虽已离世,但其精神与影响仍存于世间,如同黄屋一般,无法被外界所完全割舍。“乡远白云间”则进一步渲染了皇帝离世后,其灵魂似乎飘向了遥远的天际,与白云相伴,远离尘嚣。

“笳鼓悽寒月,旌旗卷暮关”两句,通过描述夜晚的凄凉景象,如寒月下的笳鼓声声,以及随风卷起的旌旗,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悲凉的氛围,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对皇帝离世的哀悼之情。

最后,“孤臣期得殉,黄鸟愿重删”表达了臣子们对于皇帝的忠诚与哀思。其中,“孤臣期得殉”意味着臣子们愿意为皇帝殉葬,表达出对皇帝的无限忠诚与敬仰;“黄鸟愿重删”则可能暗指希望皇帝的灵魂能够得到安息,再次被铭记,体现了对皇帝的深切怀念与崇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深刻表达了对仁宗皇帝逝世的哀悼与怀念之情,展现了古代文人对君主的忠诚与敬仰。

收录诗词(739)

韩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字:稚圭
  •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75年

相关古诗词

英宗皇帝挽辞三首(其一)

遽委飞乾运,应开出震符。

子方批凤尾,天已下龙胡。

遏密思尧治,讴歌启舜图。

只留勤俭德,千古亘三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英宗皇帝挽辞三首(其二)

此日天无色,輴车下禁宸。

悲风随去仗,哀泪裛行尘。

一闭皇堂夜,长閒御寝春。

守陵来有几,萧索庆宁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英宗皇帝挽辞三首(其三)

蜃驾虽停洛,飙舆已溯天。

空藏轩剑舄,不敢霸山川。

挽揭秋声外,旌翻夕照前。

老臣非从死,何路答知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司徒侍中杜公挽辞三首(其一)

早退轻高位,孤风振昔贤。

上思终不已,民望日依然。

荣宠三增秩,优游十换年。

请看良史旧,德孰似公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