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宗皇帝挽辞三首(其三)

蜃驾虽停洛,飙舆已溯天。

空藏轩剑舄,不敢霸山川。

挽揭秋声外,旌翻夕照前。

老臣非从死,何路答知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韩琦所作的《英宗皇帝挽辞三首》中的第三首,以哀悼英宗皇帝逝世为主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联“蜃驾虽停洛,飙舆已溯天”,以“蜃驾”和“飙舆”分别象征英宗皇帝的驾崩,其中“蜃驾”指的是传说中的龙舟,而“飙舆”则比喻迅速升天的灵魂,形象地描绘了英宗皇帝驾崩的情景,同时暗示其灵魂已飞升至天界。

颔联“空藏轩剑舄,不敢霸山川”,通过“轩剑舄”的隐喻,表达了英宗皇帝生前的威严与权力,但如今这些都已化为虚无,不再拥有对山川的主宰权,暗含了对英宗皇帝权力消逝的感慨。

颈联“挽揭秋声外,旌翻夕照前”,描绘了哀悼场景的凄凉与肃穆。在秋风中,人们高举挽联,而在夕阳的余晖下,旗帜翻飞,这一景象既渲染了哀悼的氛围,也寄托了人们对英宗皇帝的怀念之情。

尾联“老臣非从死,何路答知怜”,表达了对英宗皇帝逝世的悲痛之情以及对英宗皇帝的深深敬意。作为老臣,面对君主的离世,感到无法用言语表达内心的悲痛与敬仰,表达了对英宗皇帝的无限怀念与哀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英宗皇帝逝世情景的描绘,以及对英宗皇帝生前威严与权力消逝的感慨,表达了对英宗皇帝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君主逝世时的哀悼与尊重。

收录诗词(739)

韩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字:稚圭
  •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75年

相关古诗词

司徒侍中杜公挽辞三首(其一)

早退轻高位,孤风振昔贤。

上思终不已,民望日依然。

荣宠三增秩,优游十换年。

请看良史旧,德孰似公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司徒侍中杜公挽辞三首(其二)

直道当年梗,清名万世师。

身閒心在国,迹退德高时。

警绝新诗雅,飞腾老笔奇。

归休何所乐,持此造希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司徒侍中杜公挽辞三首(其三)

哲人何永逝,天理此难忱。

子谨新遗札,家无旧赐金。

可传清白业,未足太平心。

讣至悲尤动,忘年顾遇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仆射王公挽辞三首(其一)

早冠廉良选,寻专翰墨盟。

上知唯直道,人爱是纯诚。

枢极权无挠,台衡论必平。

呜呼今已矣,天不为苍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