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鲍黄门辉词(其二)

落日风吹战血腥,黑云惨澹压边城。

祗知大义千钧重,直视微躯一羽轻。

死去无惭周富子,生还不似汉苏卿。

英魂不共阴飙散,愿化欃枪堕敌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乔新所作的《挽鲍黄门辉词(其二)》。诗中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悲壮,通过对比生死、义与躯体的轻重,表达了对英勇牺牲者的崇高敬意和对国家大义的深刻理解。

首句“落日风吹战血腥”,以夕阳西下、风卷残云的景象,渲染出战场的凄凉与血腥,暗示战争的结束与残酷。接着,“黑云惨澹压边城”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沉重的黑云比作压城的乌云,形象地描绘出战争氛围的压抑与紧张。

“祗知大义千钧重,直视微躯一羽轻”两句,直接表达了对大义的推崇与对个人生死的淡然态度。在诗人看来,面对国家大义,个人的生命显得如此渺小,但正是这种牺牲精神,赋予了生命以重量,体现了对英雄主义的颂扬。

“死去无惭周富子,生还不似汉苏卿”则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对忠诚与牺牲的赞美。周富子和汉苏卿分别代表了忠诚与坚守,诗人以此表达对鲍黄门辉忠贞不渝、英勇献身精神的敬仰。

最后,“英魂不共阴飙散,愿化欃枪堕敌营”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鲍黄门辉英灵的寄托与期望。希望他的英魂能够超越生死,继续为国效力,甚至化身为武器,直接打击敌人,展现出对英雄的深切怀念与崇敬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和对英雄精神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大义的深刻理解和对英勇牺牲者的崇高敬意。

收录诗词(385)

何乔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天苗。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 号:椒丘
  • 籍贯:江西广昌旴江镇
  • 生卒年:1427年-1502年

相关古诗词

送任丘胡教谕

寒云酿雪正沉沉,尊酒离亭思不禁。

西蜀久鸣芹泮铎,北河又鼓杏坛琴。

家声好阐苏湖教,道学须探濂洛心。

去去莫嗟官况冷,三鳣会见集堂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谒岳武穆王庙用赵子昂韵

两都兵后黍离离,谁念天潢国势危。

铁骑正谋探虎穴,金牌连召仆牙旗。

黄龙痛饮空遗恨,赤县分崩竟莫支。

欲吊忠魂何处是,淡烟衰草总含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秋日行台书怀

凉透疏棂暑气微,倚阑无语对斜晖。

岁华冉冉嗟将老,心事悠悠怅屡违。

自道退之偏致谤,谁怜伯玉渐知非。

行台袖却屠龙手,坐看群鸢竞鼠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纪梦

故人化去几经年,宵寐相逢倍怆然。

翠柏台中曾作使,紫云洞里又为仙。

生前每感交情厚,身后还将吉语传。

惆怅冥交那再得,潸潸清泪滴重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