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铜池织风翠波跃,睡足煖烟饥不唼。
重帘未厌云水姿,华屋清深寄间绝。
生朱剥花红锦翅,枯咽半湿蔷薇水。
宝灯夜悬琉璃光,恍若澹在沧浪里。
当筵慢舞得娇娆,指痕腻染罗纹细。
就中恐有绝缨人,误识韩郎衣上气。
古闻舄化之言岂虚语,愿学飞仙作双去。
这首《宝鸭曲》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奢华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开篇“铜池织风翠波跃”,铜池中的水波在微风的吹拂下泛起翠绿的涟漪,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水面上的动态美。接着,“睡足煖烟饥不唼”则通过拟人的手法,赋予了水波以生命,仿佛它们在温暖的烟雾中沉睡,等待着被唤醒。
“重帘未厌云水姿,华屋清深寄间绝”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高雅,重帘轻垂,映照出云水的倒影,华美的屋宇深处,寄寓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接下来,“生朱剥花红锦翅,枯咽半湿蔷薇水”描绘了色彩斑斓的景象,红锦般的花朵与湿润的蔷薇水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绚烂的画面。
“宝灯夜悬琉璃光,恍若澹在沧浪里”则将视线转向夜晚,宝灯的光芒如同琉璃般璀璨,映照在水中,仿佛置身于宁静的沧浪之中,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最后,“当筵慢舞得娇娆,指痕腻染罗纹细”描述了宴会上的舞蹈场景,舞者轻盈的姿态和细腻的舞步,展现出一种柔美的风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与艺术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
不详
(dí)(一三○四~一三七七),绩溪。擅长隶书,博学广闻。曾任台州学正,后时艰不仕,隐居山中。入朝屡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终老于家。归隐时曾结庐为读书舍,其书斋取名“贞素斋”。著有《贞素斋集》、《北庄遗稿》等。《新元史》有传
东家缫丝如蜡黄,西家缫丝白如霜。
黄白丝,出蚕口,长短缫,出妇手。
大姑停车愁解官,小姑剥茧愁冬寒。
向来苦留二月卖,去年宿债今未还。
手足皲瘃事亦小,官府鞭笞何日了。
吏胥夜打门,稚耋生烦恼。
君不见江南人家种麻胜种田,腊月忍冻衣无边,却过庐州换木绵。
石煖苔衣软,溪春荇带长。
化工无限意,袖手立斜阳。
贾谊思明主,华元归故都。
张良辞北阙,范蠡泛东湖。
湖海平生客,乾坤一布衣。
义哉周伯叔,饱食首阳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