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慢.旅夜无聊,朱月槎孝廉有源出西泠歌女爱儿罗帕索题,为填一解

怕重检、啼痕妆晕。自别西湖,燕笺无信。

剩有秋罗,那回玉臂淡相衬。

酒唇斜掩,残醉后、馀香印。

一缕一缠绵,问后约、何时才准。零粉。

记星星点点,隔岁未全消褪。

当初赠与,把红豆、细封离恨。

到时日、汗灭尘缁,但珠泪、灯前偷揾。

试折叠看来,总是相思真本。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

鉴赏

这首清代词作《长亭怨慢·旅夜无聊》由黄燮清所作,描绘了一段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词中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对往昔与西湖歌女的回忆,以及对失去联系的无奈和期待。

"怕重检、啼痕妆晕",表达了主人公不愿触碰过去的痕迹,那些曾经的泪水和妆容印记让他心生畏惧。"自别西湖,燕笺无信",暗示了与歌女的分离,连书信都成了遥不可及的期盼。"剩有秋罗,那回玉臂淡相衬",借秋罗和玉臂的细节,勾勒出昔日亲密的画面。

"酒唇斜掩,残醉后、馀香印",描绘了主人公在酒后的孤独,残留的香气成为对过去的怀念。"一缕一缠绵,问后约、何时才准",流露出对重逢的渴望,但又不确定何时能实现。

"零粉。记星星点点,隔岁未全消褪",强调记忆中的点滴情感并未因时间流逝而消减。"当初赠与,把红豆、细封离恨",红豆象征相思,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到时日、汗灭尘缁,但珠泪、灯前偷揾",写出主人公在寂寞夜晚独自拭泪的情景。

最后,"试折叠看来,总是相思真本",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对歌女的深深思念,无论岁月如何变迁,这份相思之情始终如一。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主人公对旧情的深深眷恋和无尽的相思。

收录诗词(236)

黄燮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剧作家。原名宪清。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 字:韵甫
  • 号:韵珊
  • 籍贯:又号吟香诗舫主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蝶恋花(其一)

自送行人无意味。独上高楼,何处愁堪寄。

闻道长安西北是。栏干不向东南倚。

别恨似烟春似水。一阵轻寒,一阵游丝起。

小院落花飞燕子。夕阳闲在蘼芜地。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其二)和月槎旅店题壁韵

庭院无人莺自语。似怯轻寒,避入花深处。

芳事阑珊留不住。落红认得春归路。

昨夜楼头曾听雨。梦里寻郎,别绪纷难数。

愿化柳丝千万缕。随风绿到津门去。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其三)题潘绂庭曾绶秋水芙蓉画册

三十六陂秋几许。缥缈凉波,忽忽幽期阻。

塘外轻雨塘上雨。红颜不准西风妒。

一两枝花摇隔浦。管领清愁,剩有闲鸥鹭。

远道相思怜日暮。美人如梦无寻处。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喝火令.题潘补之同年希甫花隐填词图

韵细流莺和,香疏粉蝶慵。冷扶残醉倚东风。

唱起花深深曲,心事海棠红。

窄径依微远,迥栏宛转通。吹笙良夜有谁同。

一树春阴,一树月空濛。

月在无人庭院,人在月明中。

形式: 词牌: 喝火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