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著明凶问哭寄飞卿

昔叹谗销骨,今伤泪满膺。

空馀双玉剑,无复一壶冰。

江势翻银砾,天文露玉绳。

何因携庾信,同去哭徐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过去感叹忠诚被毁,如今悲伤泪水湿透胸襟。
只剩下一对玉剑,再也找不到当初的冰壶。
江水翻腾如银砂,星辰显露如玉绳。
为何不能像庾信一样,与你一同去凭吊徐陵。

注释

昔:过去。
叹:感叹。
谗:毁谤。
销:消磨。
骨:忠诚。
今:如今。
伤:悲伤。
泪:泪水。
满:充满。
膺:胸襟。
空:只剩。
馀:剩下。
双:两。
玉剑:珍贵的剑。
无复:不再有。
一壶冰:盛满冰的壶。
江势:江水的态势。
翻:翻滚。
银砾:银色的沙粒。
天文:星象。
露:显现。
玉绳:古代星宿名,指北斗七星中的玉衡星。
何因:为何。
携:携带。
庾信:南北朝时期诗人,此处借代。
同去:一同前往。
哭:凭吊。
徐陵:南朝梁文学家。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闻著明凶问哭寄飞卿》。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逝去的深切哀悼和怀念之情。

"昔叹谗销骨,今伤泪满膺。" 这两句通过对比来强化悲痛的情感。昔日是骨肉相连的朋友,如今却只能以泪水倾盆来寄托哀思。"谗销骨"形象地表达了深切的怀念和无尽的悲伤,"泪满膺"则描绘出诗人当下的痛哭场景。

"空馀双玉剑,无复一壶冰。" 这两句则通过对物品的描写来衬托悲凉的情境。"双玉剑"和"一壶冰"都是贵重之物,但在失去亲友之后,这些珍贵之物变得毫无意义,反而增添了孤寂和冷清的氛围。

"江势翻银砾,天文露玉绳。" 这两句以大自然景象来烘托诗人哀伤的情怀。"江势翻银砾"描写的是波涛汹涌的江水,而"天文露玉绳"则是星辰如织,月光如练,这些壮丽而又冷清的景象,与诗人的悲情形成强烈对比。

"何因携庾信,同去哭徐陵。"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与古代文学家庾信一道,共同前往徐陵(东晋文学家徐淑之墓)之地,以寄托哀思。这不仅是对逝者的追念,也是对文学传统的尊崇和个人情感的超越。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多重对比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悲痛和对于朋友、理想甚至整个文化传承的无尽怀念。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闻歌

敛笑凝眸意欲歌,高云不动碧嵯峨。

铜台罢望归何处,玉辇忘还事几多。

青冢路边南雁尽,细腰宫里北人过。

此声肠断非今日,香灺灯光奈尔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俳谐

短顾何由遂,迟光且莫惊。

莺能歌子夜,蝶解舞宫城。

柳讶眉双浅,桃猜粉太轻。

年华有情状,吾岂怯平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凉思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哭刘司户二首(其一)

离居星岁易,失望死生分。

酒瓮凝馀桂,书签冷旧芸。

江风吹雁急,山木带蝉曛。

一叫千回首,天高不为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