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感四章(其四)

苜蓿出西域,遗种无地无。

谁怜径寸草,旧为神马刍。

骏骨繁已朽,蹴者遭枉诛。

盛时为国珍,衰落弃路隅。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春感四章(其四)》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诗中以苜蓿这一植物为切入点,抒发了对历史变迁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首句“苜蓿出西域,遗种无地无”描绘了苜蓿这种植物的广泛分布,它源自遥远的西域,如今几乎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它的身影。这既是对苜蓿生命力顽强的赞美,也暗含着对历史流转、文明传播的感慨。

接着,“谁怜径寸草,旧为神马刍”一句,将苜蓿与古代传说中的“神马”联系起来,神马曾以苜蓿为食,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苜蓿虽小却曾为珍贵之物的怀念。同时,也隐喻了事物价值的相对性,以及历史上的辉煌与今日的平凡之间的反差。

“骏骨繁已朽,蹴者遭枉诛”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骏骨指的是骏马的骨骼,这里借指曾经辉煌的事物或人物。骏骨已经朽去,那些曾经践踏过它们的人却遭受了不公正的惩罚。这不仅是对历史悲剧的反思,也是对现实社会中某些现象的批判。

最后,“盛时为国珍,衰落弃路隅”总结了全诗的主旨,强调了事物从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曾经作为国家珍宝的苜蓿,如今却被人遗忘,被丢弃在路边。这既是对于个人命运无常的感叹,也是对于社会变迁、时代更迭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通过苜蓿这一看似平凡的植物,巧妙地融入了对历史、人生、社会的多重思考,语言简洁而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

收录诗词(1566)

曹家达(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城曲

高城月上蝙蝠飞,风沙袅袅吹罗衣。

谁家女儿惜芳菲,对景流连不忍归。

去年今日花事稀,鸟啼无泪清露晞。

可恨枝头胶漆非,欲倩东风气力微。

今年花发复增欷,城头日暮妃呼豨。

燕子留人暂忍饥,明年花下将谁依。

迢递关山送夕晖,泪眼天涯芳草肥。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送春次园果韵

懒命城南薄笨车,草香花落暗咨嗟。

悼亡同是怜潘岳,别梦何时到谢家。

恨海难回水东注,游丝况系日西斜。

吴中大好不归去,阳羡细茶早发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春日登城

尘沙日日黦征衣,百尺高城倚落晖。

风飐花梢三月尽,春随芳草一时归。

渐看海上流莺老,又恐江皋暮雨霏。

我是狎鸥新伴侣,白云何事向南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落花拟徐元叹

高楼一似闭,春去怕登临。

新绿忽在树,东风摇客心。

鸟啼夕阳碎,梦入晓云深。

漠漠残香冷,天涯思不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