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其五十四)

望去山腰一缕烟,到来钟梵肃诸天。

道人已习头陀行,为乞蓑衣与种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山间景象。首句“望去山腰一缕烟”,以轻柔的笔触勾勒出山腰间袅袅升起的炊烟,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呼吸,给静谧的山林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接着,“到来钟梵肃诸天”一句,通过钟声和梵音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暗示着山中不仅有自然之美,更有精神的寄托与追求。

“道人已习头陀行”中的“头陀行”源自佛教,指的是僧侣为了修行而采取的苦行方式,如忍饥受寒、坐禅等。这一句通过“道人”的形象,展现了山中修行者的坚定与执着,他们远离尘嚣,致力于内心的净化与提升。

最后一句“为乞蓑衣与种田”,则以一个具体的生活场景,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它不仅体现了道人与世无争、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也暗示了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关系。通过“乞”字,更显现出一种谦逊与随缘的态度,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生活哲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物及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507)

钱澄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秉镫,一字幼光,、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 字:饮光
  • 籍贯:晚号田间老
  • 生卒年:1612~1693

相关古诗词

行路难(其五十五)

朝搥钟磬礼袈裟,惭愧男儿始出家!

胡跪阶前求剃草,可能选佛似丹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行路难(其五十六)

招寻有伴入松关,我自栖山尔自还。

别后望云无过念,团瓢只在数峰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行路难(其五十七)

自是多生风障深,才抛稚子又关心。

出山送尔寻舟去,指与江头枫树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行路难(其五十八)

自别松关苦溯流,更堪烟雨滞孤舟。

竹房无限萧疏兴,来作篷窗万种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