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鲍监镇

一纸辟书驰,华年发轫时。

排云何不到,殒露遽如斯。

幼子未知父,偏亲反哭儿。

有书来谒些,忍泪看埋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一封文书快速传递,正值青春初始的岁月。
为何不能直上青云,生命消逝竟如此突然。
年幼的孩子还不知父亲已去,亲人中只有母亲在哭泣。
如果有信送来告知,强忍泪水去瞻仰墓碑。

注释

一纸:一封信。
辟书:文书。
驰:快速传递。
华年:青春。
发轫:开始。
排云:直上青云。
何:为什么。
殒露:消逝的生命。
遽:突然。
幼子:年幼的孩子。
未知:不知。
父:父亲。
偏亲:亲人中的特定一方(这里指母亲)。
来谒:来告知。
些:一些。
忍泪:强忍泪水。
埋碑:瞻仰墓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沈说所作的《挽鲍监镇》,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事变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一纸辟书驰,华年发轫时。”这里,“一纸”指的是信件,"辟书"即是写信,而“驰”字形容速度,显示出诗人急于与远方的朋友沟通。“华年”意指光阴似箭,一转眼便又是一年,"发轫时"则是在这个时间节点上,诗人感慨万千。这些词语传递了时光飞逝和对友人的思念。

“排云何不到,殒露遽如斯。”诗人通过“排云”这一动作,表达了自己想与远方朋友相会的强烈愿望,而“殒露”则是指夜间的露水,"遽如斯"形容露水迅速地凝结,这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友情的珍贵。

“幼子未知父,偏亲反哭儿。”这两句诗表达了人世间的情感纠葛。即使是年幼无知的小孩,也能感受到对父亲的亲近之情,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诗人却更多地投入到孩子身上,这里反映了人类对于亲情的深厚情感。

“有书来谒些,忍泪看埋碑。”"有书来"意味着收到了远方朋友的信件,而“谒些”则是指信中的内容。诗人在读信的过程中,虽然心中充满了悲伤,但还是强忍着眼泪去阅读这些文字。“看埋碑”可能是指在墓前或纪念碑前回忆往事,这里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悼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他对于友情、亲情以及时光流逝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57)

沈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烟浦

烟浦残鸦舞夕阳,风枝病叶似初霜。

眼中秋色十分净,沙外寒流一线长。

溪女得鱼烹碎白,田家收谷晒新黄。

偶寻野趣归来晚,草际萤飞点点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寄张永堂

浙江风浪阔,梦不落吟边。

书到知何日,君归想隔年。

才高朝士重,命拙故人怜。

早办山中计,吾今省俗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渠流

岸石湿黏萍,一渠流水清。

每来疑雨过,少立见鱼行。

树隔炎歊远,桥分午影平。

主人契幽事,客到出相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野店

幽人逢野客,相约过云庄。

去路稻粱熟,入山松柏香。

试霜寒尚薄,落叶夜初长。

对坐煨茅栗,瓶中取酒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