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池镇上感怀(其四)

荒村风物几嗟吁,鬼笑陈人旅更孤。

鸦黠待船抛食饱,骨灵撑岸蚀泥枯。

酸肠百结攒年里,古镇三叉截路隅。

平漠展残斜日赤,有书无雁过西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荒凉的村庄景色令人感叹,鬼魂嘲笑过客更加孤独。
乌鸦狡猾地等待船只投食后才饱餐,骨头在岸边侵蚀着干枯的泥土。
满腹辛酸累积多年,古老的城镇路口呈三岔状。
夕阳余晖洒在空旷的土地上,红色映照,虽然有书信却无鸿雁飞过西湖。

注释

荒村:荒凉的村庄。
风物:景色。
嗟吁:感叹。
鬼笑:鬼魂的嘲笑。
陈人:过客。
旅更孤:更加孤独。
鸦黠:乌鸦狡猾。
抛食:投食。
骨灵:骨头。
撑岸:撑在岸边。
蚀泥枯:侵蚀泥土。
酸肠:满腹辛酸。
攒年里:累积多年。
古镇:古老的城镇。
三叉截路隅:三岔路口。
平漠:空旷的土地。
残斜日:夕阳余晖。
赤:红色。
有书无雁:有书信但无鸿雁。
过西湖:飞过西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寂寥的乡村景象,诗人董嗣杲在富池镇上感叹时光荏苒,人事变迁。首句"荒村风物几嗟吁"表达了对眼前衰败景致的深深感慨,"鬼笑陈人旅更孤"则以鬼魅的笑声衬托出旅人的孤独与凄凉。

"鸦黠待船抛食饱"写乌鸦狡猾地等待船只抛洒食物,形象生动,展现了自然生态与人世间的冷酷对比。"骨灵撑岸蚀泥枯"进一步描绘了岸边骨头的荒凉,暗示着生命的消逝和时间的无情。

"酸肠百结攒年里"运用比喻,形容诗人内心积压的愁苦,"古镇三叉截路隅"则描绘了古镇路口的沧桑,暗示历史的痕迹和未来的迷茫。最后一句"平漠展残斜日赤,有书无雁过西湖"以夕阳余晖和鸿雁南飞的意象,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渴望传递书信却无人可托的无奈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荒村风物的细致描绘,寓言式地反映了人生的孤独、岁月的流逝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收录诗词(682)

董嗣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富池镇上感怀(其三)

流民土著两纷纷,朝暮惟知射利勤。

隔县小家多钓弋,近沙虚地少耕耘。

望中红叶秋何极,直北黄云路不分。

僻处绝无佳客过,酒边安得有新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富池镇上感怀(其二)

髑髅如雪混涂泥,浪打沙填晚更凄。

烽警上流兵未解,灰寒中土客徒栖。

怀归日积思鲈切,歌凯风闻集雁齐。

忧患转深头转白,江云不障夕阳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寒泉

照胆寒泓覆有亭,此泉曾入老坡评。

八诗最得吟梅苦,一盏能消荐菊清。

不拜韬光徵士诏,却传配食水仙名。

银床响绝无人汲,墓在孤山木自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寓江州西城

奔忙梦落富池程,归托蘧庐恋灌城。

有石醉乘新月坐,无家吟逐乱云行。

衣遗母线寒针在,烧起公山晚阵鸣。

邻屋酒香堪洗恨,拟栽松菊效渊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