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月九日余至燕城今周星不报为赋长句

君不见常山太守骂羯奴,天津桥上舌尽刳。

又不见睢阳将军怒切齿,三十六人同日死。

去冬长至前一日,朔庭呼我弗为屈。

丈夫开口即见胆,意谓生死在顷刻。

赭衣冉冉生苍苔,书云时节忽复来。

鬼影青灯照孤坐,梦啼死血丹心破。

只今便作渭水囚,食粟已是西山羞。

悔不当年跳东海,空有鲁连心独在。

形式: 古风

翻译

你没看见常山太守痛骂敌虏,天津桥上他舌战激烈。
再看睢阳将军咬牙切齿,三十六人同日英勇捐躯。
去年冬至前一天,朝廷召我绝不屈服。
男子汉一开口就显露出勇气,生死存亡就在一瞬间。
穿囚衣的人身上生满青苔,古籍中预言的时刻忽然又来。
青灯下鬼影摇曳,我在孤独中梦中哭泣,心如鲜血破晓。
如今我成了渭水边的囚徒,吃粗粮已觉羞愧。
后悔没能当年跳入东海,只有鲁仲连那样的志向独自留存。

注释

常山太守:指北魏名将于栗磾。
天津桥:洛阳古桥,象征战场。
舌尽刳:形容舌战激烈,言辞犀利。
睢阳将军:指唐玄宗时守卫睢阳的张巡。
朔庭:指朝廷。
食粟:指囚犯的食物。
鲁连:鲁仲连,战国时期义士,以智勇著称。

鉴赏

诗中的“常山太守骂羯奴,天津桥上舌尽刳”两句,描绘了一位地方官员在天津桥上痛斥羯奴的场景,表现了他强烈的情感和正义。"睢阳将军怒切齿,三十六人同日死"则是对一位将军愤怒到极点,导致三十六人同时丧命的描述,体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

接着,“去冬长至前一日,朔庭呼我弗为屈”表达了诗人在去年冬天接近这天时,被官府召唤而不感到屈辱。"丈夫开口即见胆,意谓生死在顷刻"则是说真正的男子汉一开口便显露其勇气,认为生与死只在瞬间。

“赭衣冉冉生苍苔,书云时节忽复来”中,“赭衣”指的是官员穿的深红色衣服,而“苍苔”则是长满了青苔,这两者结合,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更迭。"书云时节忽复来"则是在说古人所记载的历史事件,似乎在眼前重现。

“鬼影青灯照孤坐,梦啼死血丹心破”一句,营造了一种超自然的氛围,诗人独自一人坐在灯下,感觉到鬼魂之影,而自己内心却是坚定不移,即便是在死亡和鲜血中也能保持其赤诚的心志。

最后,“只今便作渭水囚,食粟已是西山羞。悔不当年跳东海,空有鲁连心独在”则是诗人表达自己现如囚犯般的处境,对往昔未能勇敢行事,如古代大侠鲁连跳入东海的壮举而感到后悔。而“食粟已是西山羞”则是在说现在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感到羞愧。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去镇江第五十八

京口流江航,穷途仗神道。

萧条向水陆,云雨白浩浩。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皓]韵

发吉州

己卯六月初一日,苍然亭下楚囚立。

山河颠倒纷雨泣,乙亥七夕此何夕。

煌煌斗牛剑光湿,戈鋋彗云雷电击。

三百馀年火为德,须臾风雨天地黑。

皇纲解纽地维折,妾妇偷生自为贼。

英雄扼腕怒须赤,贯日血忠死穷北。

首阳风流落南国,正气未亡人未息。

青原万丈光赫赫,大江东去日夜白。

形式: 古风

发京师第五十七

东下姑苏台,挥涕恋行在。

苍茫云雾浮,风帆倚翠盖。

形式: 五言绝句

发郓州喜晴

烈风西北来,万窍号高秋。

宿云蔽层空,浮潦迷中州。

行人苦沮洳,道阻路且修。流澌被鞍?,飞沫缀衣裘。

昏鸦接翅落,原野惨以愁。

城郭何萧条,闭户寒飕飕。

中宵月色满,馀光散衾裯。

余子戒明发,飞雾霭郊丘。

微见扶桑红,隐隐如沉浮。

身游大荒野,海气吹蜃楼。

须臾划当空,六合开沉幽。

千年厌颜色,苍翠光欲流。

太阳经天行,大化不暂留。

辉光何曾灭,晻霭终当收。

严霜下丰草,长歌夜悠悠。

明日东阿道,方轨骤骅骝。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