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池疏雨

亭池不在外,丘壑愿无违。

六月此澄暑,一天凉浸衣。

况兼荷气满,更听雨声稀。

坐洗妙明藏,蜻蜓都忘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荷池与疏雨的和谐之美。

首句“亭池不在外”,诗人以“亭池”象征内心的静谧之所,暗示这种境地并非外界所能轻易触及,而是内心深处的自我追求与向往。接着,“丘壑愿无违”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丘壑在这里代表了自然的壮丽与深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尊重,同时也暗含着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六月此澄暑,一天凉浸衣”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夏日荷池边的清凉景象。六月正是酷暑难耐之时,但在这荷池旁,暑气似乎被洗净,凉意仿佛渗透了衣衫,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凉感。这里不仅描绘了物理上的凉爽,更是心灵上的洗涤与净化。

“况兼荷气满,更听雨声稀”则将画面推向了另一个层次。荷气满溢,不仅指荷叶上水珠的蒸腾,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清新。而“雨声稀”则在喧嚣中带来了宁静,雨滴轻轻落下,与荷叶的轻摇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美妙画卷。

最后,“坐洗妙明藏,蜻蜓都忘归”两句,将诗的意境推向高潮。坐于荷池边,仿佛能洗净内心的尘埃,达到一种精神上的纯净与清明。蜻蜓因这宁静与美好而忘记了归途,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环境对人心灵的深深吸引与抚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荷池与疏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深情探索,语言简洁而富有诗意,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243)

郑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精通文字音韵之学,熟悉古代宫室冠服制度。有《礼仪私笺》、《轮舆私笺》、《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巢经巢集》等

  • 字:子尹
  • 号:柴翁
  • 籍贯:贵州遵义
  • 生卒年:1806—1864

相关古诗词

虚堂接翠

青山入官府,偃蹇高人风。

群揖此堂上,终朝云气中。

左招到诗板,右揽著书丛。

落落一峰傲,高寒森玉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杰阁来青

杰阁凭虚插,登临思邈然。

万山浮软翠,双鸟带遥天。

湖海酒肠兀,沧洲吟兴悬。

花源鸡犬近,暧暧隐葱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古槐卧荫

何年植斯树,意本取怀人。

与世留清荫,逃虚卧古春。

藤输贪樾美,瘿枕得凉新。

扰扰劳生梦,槐宫此悟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业竹浮烟

绕脚森头玉,垂晖仰母慈。

柔柔多好色,霭霭护新枝。

烟重稍逾亚,阴攒月到迟。

因君乐晨夕,为报素心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