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寒雨答友人

山云作山雨,问山山不知。

我心正如此,君子复何辞。

雪色侵长薄,鸡声过短篱。

见闻俱寂寞,何处更寻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以山云、山雨为引子,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知音的渴望。首句“山云作山雨,问山山不知”描绘了一幅山间云雨变幻的景象,同时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困惑,仿佛在寻求答案,却无人能解。接着“我心正如此,君子复何辞”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即使面对不解与误解,也无怨无悔。

“雪色侵长薄,鸡声过短篱”两句,通过雪景和鸡鸣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雪色覆盖着广阔的山野,鸡鸣声穿透了简陋的篱笆,这些自然景象似乎都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

最后,“见闻俱寂寞,何处更寻师”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纷扰的世界中感到孤独,渴望找到心灵的导师或共鸣者。这种对精神导师的渴求,体现了诗人对真挚友情和深刻理解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精神寄托的强烈需求,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发汾江寄山中诸子

故山在何处,乃在白云端。

今夜孤舟宿,方知海气寒。

潮声欹枕听,月色隔船看。

此际谁堪语,持归寄所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陶握山还山喜赠

梦想所不到,见时仍梦中。

可怜双鬓改,只有寸心同。

无足为君道,前尘过眼空。

故山茅屋在,归兴复何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野人

野人有真性,对客不通名。

赤脚驱黄犊,山田事耦耕。

桑麻存古道,水石足平生。

我欲同沮溺,终身免到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晚发石龙

昨枉故人信,无端事远游。

山城何日到,江水正东流。

身老难为客,心閒易觉秋。

最怜今夜月,孤棹别罗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