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庵

暖入初冬候,芙蓉晚未残。

客逢贤郡守,游识旧江山。

帝子归何处,仙人去不还。

独怜庵上月,犹自照酡颜。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芙蓉庵内月色下的静谧景象。首句“暖入初冬候”点明季节转换,虽已入冬,却仍有一丝温暖,营造出一种过渡季节特有的氛围。接着“芙蓉晚未残”,晚霞映照下,芙蓉花虽已凋零,但仍未完全消逝,留下一抹残红,增添了几分凄美之感。

“客逢贤郡守,游识旧江山”两句,笔锋一转,由自然景观转向人文情怀。诗人遇见了贤能的郡守,一同游览故地,重识往昔的山川美景,表达了对地方官员治理有方、保护自然环境的赞许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帝子归何处,仙人去不还”则借用了神话传说中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感慨。帝子与仙人的离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引发人们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沉思考。

最后,“独怜庵上月,犹自照酡颜”以月光洒在庵上为喻,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月光如同温柔的安慰,照亮了诗人因回忆而略显醉意的脸庞,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的独特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780)

王渐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颖江书院

共入闻韶径,遥登寡过堂。

风烟环武水,名胜带皇冈。

礼乐乡闾洽,文章草木光。

会当修郡志,吾欲撰循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登帽峰

滇水津边驻客航,帽峰亭上询虞皇。

生来不及江山幸,犹带重华翠辇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贺蒋石庵寿

捧觞寿公,侑觞以词。公昔涖民,母民子慈。

子民之远,悠悠以思。民思慈仁,民命脉之基。

威之恤之,役之斯时之。畴曰不百年,作民牧规。

公仁公慈,民牧是稀。廉明镇定,大僚是稀。

入赞雍熙,垂迹践遗。相栋明堂,万世治维。

聿公是知,万年邦家之基。

形式: 四言诗

神乐观同年会八章

煦彼梧暾,煦彼柳风。梧暾斯曛,太和融容。

柳风斯薰,太和谁同。我有朋友,义乐和充。

和充和乐,工瞽奏功。曰我友燕以嘉矣,乐畴言穷。

良朋萃止,各奏尔忠。式时之忠,时佐治隆。

际时治隆,时我武宗。我二三子,蹝趾巨踪。

亦遹哲言,如鹏天运。而鹄天冲,龙天衢冲。

我二三子,凤阙之东。

气义之期,如云如龙,如鹏如鸿。

曰遹盛际,大明赫空,葵心时倾。

遹越廿年,萍水之从。鸿鸣云逵,鹦鸣谷中。

听鸟鸣声,惕我肺胸。庶几今日,豫乐以融。

豫乐则那,告闲在公。偕我二三子,偕我两雄。

酌言之燕,味臭之浓。醉笑之燕,笑言咙咙。

龙言则那,曰今日乐,宁止我躬。

同年世讲,世德是崇。

古有世恶,世济其凶,我无是同。

是同则那,同德为荣。教诲我子,尔子是踪。

相彼眇物,亦有駏蛩。誓言嗣人,嗣德令终。

形式: 四言诗